这两天追剧《父母爱情》,安杰在青岛受到右派思想困扰,也不想给江德福惹麻烦,决定去松山岛做随军家属。却没想到去了松山岛,更是大出意外,那里条件艰苦,不仅用水不方便,上厕所还得去公共厕所,第一次去井里面挑水,既不会用桶打水,又挑不动水,最后摔了一跤,惹的大人小孩都笑话她。
看到这么一节,突然想起,我们也曾经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上高中的时候,没有自来水,得自己去井里打水,去了也不会用桶打,别看那一个动作,学半天还真是不好学,看着安杰晃晃悠悠收拾不了那个不听话的桶,旁边一群孩子在看她的笑话,后来还是葛老师给她解了围,葛老师一个纯熟的动作就把桶里打满了水。那时候就是那样,不会打水的,只能等着有了会打的给你打上,倒进你的桶里。不会挑水,就两个人抬水,跑两趟。回到宿舍就得节约着用水,计划着喝水用水。倒是不用担心没有人教你,总是有热心人会给你打水的。
那个时候,还讲究什么呀,洗手洗脸洗澡,能洗的时候洗,不能洗的时候入乡随俗吧,安杰一开始没法用人家在身上或者手抹干净的筷子吃饭,觉着恶心。上厕所不想去公厕,人啊,就是随着环境走呢,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你还讲究什么呀。
安杰去看在黑山岛的姐姐一家人,看着姐姐由以前优渥的条件,到蓬头垢面的压面条,姐夫那么优雅清高的人竟然在搬运货物。环境能够改变人,人就是跟着奈何走的,生活把你逼到了哪里,你不得不走,不走也得走。
不像现在的孩子们,一说就是嫌弃农村条件不好,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还是没有经过苦日子。他们大手大脚,根本没有想过还会有以前那种日子。
当然现在小孩从出生条件就好,就不需要过苦日子,他们的苦和以前的苦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苦日子。
凡是经过苦日子的人都会懂得珍惜,知道那些舍得,那些得付出才能得到。想起那时候,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原以为自己不好过,可是还有更不好的人家。总的来说,还是条件不太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