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的内容是第12节课:格言的改造和思想的提炼以及链接三:能力训练课的课型特点及操作。
“格言的改造和思想的提炼”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步:交流你喜欢的格言;用你的格言证明你的观点;改造加工格言;改造自己喜欢的格言;把故事变成格言。
黄老师针对同一个点分步提升,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教学指向: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运用论据寻找观点——借助格言改造提炼思想——对自己的格言进行学以致用的个性化思考——从记叙文写作的角度提炼主旨和生活。
整节课黄老师都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也在螺旋式上升。学生不仅学会了格言改造的方法——对举、递进等,也学会了运用格言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认识。整节课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思维的价值,并且把教师自己的思维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见证了学生思维的提升。
在链接三“能力训练课的课型特点及操作”中,黄老师详细地阐释了能力训练课的基本特点、基本流程、基本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能力训练课的基本流程一般是明确训练点,出示范例,迁移训练,巩固训练,交流讨论,教学小结,布置作业。该课型要以某一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紧扣某一能力点展开。对于其不足,黄老师指出可以用它解决一些点的问题,有一定的效果。但用这种课型进行所谓的系统训练,解决所有的问题,则不大可行。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但绝不“讲”方法,让学生去悟方法,把方法渗透在训练过程之中。
针对如何选择训练的“点”的问题,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开发写作的点,学生喜欢带有自我写作情感经验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训练点,分解考试说明的考点。教师习作的呈现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学生的写作过程相融合,要为学生的写作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