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一天之中可能要面临成百上千次行为选择。比如,今天吃什么?上班走哪条路?如何惩罚犯错的下属?如何表扬获奖的孩子等。
我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对其他人将产生这样的影响还是那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很有趣的问题。
行为控制模型行为控制模型可以用来解释这些问题。
我们每个人做出的大多数行为选择都是为了调节情绪波动,即不断地增加正面情绪,或者不断地降低负面情绪。
不断地增加正面情绪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去做那些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去做那些并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呢?
比如一些相对比较枯燥的工作,又比如减肥运动。这是因为,前者可以带来工资收入,后者可以带来一副好身材。所以,即便行为本身并不能带来正面情绪,但是它能间接地带给我们可以令人感到愉快的事物。
还有一些行为,甚至间接也不能带来愉快的感受。比如小学生的作业,或者快到截止时间的工作任务。这些行为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当完成这些行为时可以减少我们的痛苦或焦虑。
由此可见,行为可以被看作我们调节自身情绪的一种手段。
反过来看,就是我们的行为是受情绪调控的,愉快的情绪可以使我们增加同类行为,而焦虑的情绪可以使我们减少造成这类情绪的行为,或者通过特定的行为来减轻焦虑感。
因此,当外界环境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时,它就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通过行为和他人发生互动时,我们的行为对他人而言就是环境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情绪,从而控制他人的行为。
虽然,这个行为——情绪——行为的传导逻辑很简单,但是要掌控这个要诀却并不简单。就好像玩平衡的杂技演员在额头上竖一根棍子,棍子的另一端立一只瓷碗,要保持这种平衡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便棍子的另一头没有那只碗,我们也很难保持平衡。而一旦加上那只碗,难度又成倍增加了。
比如,我们要激怒一个人,或讨好一个人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我们却很难控制对方情绪变化后所采取的行为符合我们的心意。
我们想要对方赞同自己的观点,但却往往因为激怒了对方而适得其反。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
听说某些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影响咨询者的情绪来控制对方的行为,比如让她们爱上自己。
虽然我们鄙弃这种毫无职业道德操守的行为,但是,事实上这类通过影响对方的情绪来控制其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很多小孩子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比如很小的小孩便可以通过哭来激发母爱,从而使母亲采取自己想要的行为。
当孩子长大一点了,他也懂得通过甜言蜜语来骗取零花钱。而我们的另一半何尝不会采取相同的策略呢?只不过他们的需求不再仅仅是零花钱而已。
为什么这种策略当我们刻意为之的时候往往不能奏效,而不经意间,我们却表现得像老手一样?
这就好像打乒乓球,当你盯着疾驰而来的球,不停地在大脑里告诉自己,“快!左边!不!是右边!”如此这般,你一定打不好这个球。擅长打球的人根本不过脑子,而是让手臂来指挥大脑,如行云流水一般。
情绪也有相同的效应,它很难被控制,就好像基因中已经预设了程序,当条件被拨到了那个刻度,对应的情绪就自动被激活了。
孩子也好,亲密的情侣之间也罢,当我们表现得非常自然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在“控制”对方,而是我们天性如此。而这样的行为所引发的正反馈会带来一连串的好运。这就好像我们在跳舞中踩对了节拍。
但是,有时候我们的运气会很背,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去追求我们想要的结果,但往往事与愿违。就好像走入了一个死循环,不好的事情会接二连三地到来,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冲向悬崖却无能为力。
但是,心理咨询师的例子告诉我们,情绪虽然很难控制,但是,经过训练还是可以掌握一定技巧的,就好像一个高超的杂技师,可以在舞台上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