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近期, 我之所以对这些反思自身文化的书感兴趣,是因为我自己出现了身份认同的问题。具体地来说,就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府,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同胞的关系,自己与外国人的关系。
1、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
当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发现我存在着许多障碍。一是我发现我的大脑中已经被内置了很多的原则和方法,比如友好帮助、互敬互爱和和睦相处,但有些帮助老外并不认可,他们也是独立的人,不需要你“主动地”、“热情地”帮助;另一方面,他们会认为你在侵犯他的私人空间,给他们制程道德上的压力,如“当我处于同等情况时,你也要提供类似的热情的帮助”。所以这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令我困惑,我就想一探究竟。到底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关系?或是,在西方的社会中,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这两种人际关系模式有什么不同?所以这就需要我回过头来审察自己所受的教育。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找到自己文化中优秀的一面,也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一面,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而又开放的人格,体现自身的价值。
在“个人”很单薄的情形下,他们往往不能单独一人去面对这个迅疾的新世界,而必须彼此之间互相照顾。于是,遂为了“安身”与“安心”而排除了任何好奇心的因素。事实上,在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中,“好奇心”这类属于个体“灵魂扩张”项目,是没有被设计在内的。
这些人必须常常“在一起”的另一个文化背景是:中国人的“个人”是无法作自我定义的,他必须与一个对方互相定义。因此,在“其心必异”的外国人面前,就无法定义自己,也无法定义对方,于是,就索性对他们抱着一副“匪夷所思”的态度。
2、与上一辈人应如何相处?
生第二个孩子后,我母亲来与我们一起住。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吃了很苦,后来脱离了农村,搬进了城市与我弟弟同住。而我呢?自11岁就住校,然后上学、工作一直在外地。之间虽然也常常回家,但交流的比较少,她与我也是无非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我一般是敷衍着。她说那些东西我根本没兴趣。现在我自己感觉到了这个年纪,把身边的人照顾好,把工作事业做好,心情愉快就可以了。其他的一些人,有缘就多聊聊,无聊就一笑而过,根本就不”走心“。我想这也是对大家都好的一件事情吧,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
但是我发现我与母亲难以沟通了。在我看来,她完全是书中描述的那种情形,遇到问题不讲道理,而是说”你是我的儿子,你应该站在我这边“。而且也经常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编造一些理由和事实出来,让人很无语。另外,还喜欢大包大揽,什么时候她都要叮嘱。我知道有些人很享受这情”温情“,但我是从内心里讨厌,我自己有大脑,会思考,完全不用事事提醒。即使我8岁的大儿子,也是自己准备衣服,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我们不仅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也希望孩子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己动手的能力,而不是替他们包办不一切。
3、传统文化的认同
现在政府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例如搞一个小女孩穿着极丑陋的老棉袄在各种现代化场所的屏幕上播放,极具黑色幽默。另外,一些口号也代表着领导人的观点,到处宣扬,让人放弃独立思考,接受其观点。在我与90后年轻人打交道的过程,这种行为他们出于现实的利益,可以忍耐,但不会接受。这些宣传手段,其实还是很令人反感的。关于传统文化,每个人都有很个人的观点和见解。比如,当我读着蒲松龄的《狼》时,我一方面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所感到,那种中国人的“谦谦君子”之风,即使是个屠夫面对狼的时候,也不想惹事,希望平和地解决;另一方面,我也为汉语的句子的精简而赞叹,“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短短20个字,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就交待清楚了。类似的观点和结构俱佳的文章还有《出师表》《师说》《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等。所以,理解传统文化也应该深入地学习,而不是“叫口号”式的碎化片学习,摘取只言片语为统治阶段服务。
基于上面的一些问题,我想看看这本书在人际关系,传统文化方面有什么新的见解。
这本书如何?
1、这本书值得一看。
首先是作者的经历和知识水平很高,经历了大陆及港台、海外的生活。他通过对比几地的中国人,可以得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及与洋人在言行方面的差距。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得很彻底,对中国人的很多观念和行动,如:如何看待自己及他人,如何与组织的相处,如果与家人的相处以及熟人社会等等,谈得很深入。而且在最后还对比了与日本的差异。 这些都是这本书的优点。这些情况在现在50岁以上的处于农村或内陆省份的人身上比较明显。而在沿海的大城市和农村青年身上,这种情形都很罕见了。
作者虽然说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但其实是“浅层结构”。很多的言行在当时看起来很落后、很愚昧。但当经济发展起来,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以后,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去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卫生条件,以及有更好的条件送子女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很多的情形会消失得无影踪。比如说,人与人之间的邻里关系,已经被公寓楼切割得支离破碎了。人们出门都不想与邻居打招呼了,或许是以前被单位管制得毫无隐私之后的一种反弹行为。
另外,在个人的自我压缩、自我贬损方面也不恰当。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大家都已经30多岁或40多岁了,离开学校都在15年以前。深感现在科技与管理发展的快速,原来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合现在社会的需要了。在此背景下,很多朋友都重新给自己“充电”,修读MBA课程或其它的科目,人不能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区,也需要发展和进步,也希望跟进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而且,我相信,大部分的90后到了他们的这个时期,也会选择重新进修课程,充实自己以跟上时代。至于一些人的“自我压缩、自我损贬”,也是一种现象,但相对于20多年前,他们的父辈,这个比较已经是很低了。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的大潮下,那种“年满30年,蹲在墙根晒太阳的人”,或许只有西北的农村才能见到了。社会给人们提供了太多的机会,只要你想干,你就会有不错的生活。
2、但是,这本书的也有很大的缺点。
作者静止地看待很多事情,没有看过30年来中国大陆的变化,尤其是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父母,一些沿海城市的个人与单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荡涤了我们文化中一些腐朽的东西。当然,在体制内,很多东西并未改变,仍是之前一样,而且这两年,还有加深的迹象。总之,这本书值得一读,但也不能枉自菲薄,丧失自己的民族信心。
3、书中的一些观点
相对中国来说,日本也有一个更认真的集体主义文化。现代日本的前身是真正的封建主义,它落实中国儒教之尊卑、长幼、男女之等级差别比中国人更认真。中国则是一种混同与铲平式的专制主义,个人处在大家族中,或国营工作单位中,既然拔不出来,也不用太认真,一方面让自己陷在不由选择的场合里,另一方面则用精神涣散的方法去对付,不需要投注强烈的情感,甚至情感可以很遥远,能做到阳奉阴违而仍心安理得乃上上乘。
由于日本人的入侵,使广大的老百姓出现了“国家”的觉醒,遂终于使中国完成了从“天下”到“国家”的过渡。
尤其是上面这条,我很认同。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才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有了国家的概念,有了现代的一些思维。当然,这与民国时期留学回来的一大批的思想家和知识分子是分不开的。这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的重要性,或许只有后来的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和“入世”谈判才能相比。
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是文革后的中国第一次与西方老牌而又严谨的英国和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条地对双方的需求进行辩论,这对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是一次多么重要的现代化的教育。也为以后的“入世”谈判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和规则。或许,这也是中国早于俄罗斯和越南“入世”的原因,也是现代中国发展的起点。法治与契约精神是一个公平社会的基础。
4、原书的目录
一、导论
(一) 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二) “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三) 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二、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二)“身体化”的倾向
(三)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四) “心”对“身”的照顾
(五) “心”对“身”的组织
三、“二人”关系
(一) 中国人的“和合性”
(二) 他制他律的人格
(三)中国人的代际关系
四、中国人的“个体”
(一)“社会”对“个人”的极权主义笼罩
(二)自我压缩的人格
(三)“个人”的不发展
(四)不发展的“个人”对别人的伤害
五、国家与社会
(一)中国式的专制主义
(二)“大一统”的倾向
(三)“小国寡民”的倾向
(四) 铲平主义的倾向
(五) 特殊化的倾向
六、对待世界的态度
(一) 锁国心态
(二) 中国人的现实感
七、“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
(一) 代际的政治关系
(二)“外抗强权”与“内除国贼”的关系
(三)“团结”与“斗争”的关系
(四)“天下大治”与“天下大乱”的关系
(五)“广开言路”与“壅塞防川”的关系
(六)“土”与“洋”的关系
(七)“锁国”与“开国”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