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代,这就是东汉末年;有那样一群特殊的诗人,几乎没有留下他们的美名;更是有那样一首首优美绝伦的诗章,流传千古,代代传诵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凋弊,民不聊生。乱世出英雄,同时乱世也出文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产生了一大批的思想家,理学家和诗人。古诗十九首就是产生在那样的环境中,滋生在那样的土壤中。
纵观《古诗十九首》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无论是写离情别意,或者是写思念怨恨都是写得入情合理,以人为根本,以情为理念让人回味无穷。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细细品味《古诗十九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思妇对羁旅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之诗。
她和他是一对有情人,他们曾经枕前发尽千般愿,他曾经用他男人的双臂紧紧地把她拥抱,她曾经享受过他深情的爱抚,但是这一切都只成了美丽的记忆,他走了,在那“浮云蔽白日”的岁月里他不得不告别心爱的女人不远千里地远行远行。人生自古伤离别,更何况一对年轻的有情人!一个是越走越远,天涯海角,没有归期,要想再见比登天还难,而另一个却是独处闺房相思成疾,为了他,她衣带渐宽,为了他,她容颜憔悴茶饭不思,渐渐苍老。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她全没有考虑自己,她的心里只是想念那远行的游子,整天沉浸在对远行人的意念之中。最感人的是最后一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一个被思念深深困扰的人她最想说的是别情离意不要再提起了,你努力多加饭餐,好好地保重自己吧,因为只有对方好好地活着才是她活下去的源泉,只有如此她的思念才有回报。
这是一首情深意浓的爱情诗,这里面寄托了一个女人对远行的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关于这首诗,历代各有争议,特别是最后两句: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被清代王国维称为“淫鄙之尤。”但是统观全诗,我却丝毫没有淫荡之感,在我的理解中却只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震憾。
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出生低微的女人,她曾以色事人,卖笑为生。也正因为她那不光彩的前世今生,所以注定了就无法得到一个正人君子的厚爱,老大嫁作商人妇已经是天大的奢望了,她只能别无选择地嫁给一个荡子。嫁个荡子也就罢了,只要长相厮守,一生能有个依托也就是心满意足了。
就是这样的一种最卑微的心愿她也注定了无法得到。
因为她嫁的是一个“荡子”这是一个对女人即使是所爱的女人也不负责任的男人!结婚只是他人生的一种游戏,游荡才是他的生活习惯。短暂的恩爱便是永远的分离,等待,期盼已经是她的整个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男人她除了失望还有什么呢。所谓的“空床独难守”是相对于“游子行不归”而言的。你想一个女人连她最低的生活要求都没有也无法满足她还有什么希望呢,这是一个卑微女人心里的呐喊。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样的女人的心理就能完全地理解这首诗里所寄托的浓浓的人情味。
其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存在着那样一群人,他们才华出众,文冠天下,而且他们胸怀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报效国家。但是他们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一方天地。面对无可奈何的现实他们只有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倾注在诗文中,这就是所谓的失意文人。
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没有文人的回旋之地,所以文人只有失意失意再失意,潦倒潦到再潦倒。面对黑暗的现实他们除了保持心中那一分洁净的天地就只有把这红尘都看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他们生存的一点儿空间。
我想啊这首《青青陵上柏》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挣扎于黑暗的世界中的失意文人。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是一个失意文人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总结。让世世代代的人都感慨震惊。人过七十古来稀,在那种动乱的年代里,人的生命更显得那样的脆弱和短暂。人活天地间便是一个匆匆的顾客而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时间我们似乎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又算得了什么呢,当一个人的心灵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时,他眼睛里的世界就是粪土了。所以在作者的眼睛里和精神世界中,最珍贵和值得颂扬的便是那丘陵上的青青松柏和那溪谷中的坚石,唯有它们才是不朽的。
既然人世间那样的虚假,人生又是那样的短暂,那么就不要苦苦地去追求那些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及时行乐,把酒临风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得意是暂时的,失意才是经常的,面对失意的人生我们只有惨淡面对,以酒换笑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其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
这首诗和上一首《青青陵上柏》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前一首比较委婉,而这一首简直是愤世疾俗。
在作者的眼里这个社会是不值一提的了,作者在这里应用的是反语,正因为是反语才使得作者的激烈和愤怒的思想得到了更好更充分的表达。
首的开篇用很夸张的语言舒写了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的酒宴场面,而我们的主人公却是一个隐身于这个快乐场面的愤怒者,他已经看淡了看厌了这个人世间,“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作者是一个诗文满腹的文人,饱读诗史为哪般?还不是想为国为民有所作为吗!但是黑暗的现实却不可能给他以任何的机会的,相反的还要受到伤害和压抑甚至摧残。所以要想活下去只有忍气吞声,只有以酒解愁。
同时,本诗的作者对官场已经有足够的认识,象他那样的文人,既然没有占据要道的本领,那么就只好永远地沉沦,别无选择。这是一个失意文人对当时那种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无比愤怒的控诉和责斥。
其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读这首诗我不得不想起钟子期和伯牙,那高山与流水的知遇,一个善鼓者,一个却是善听者,他们便是知音,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使卓文君不辞冰雪为君热,夜奔相如,这就是知音。
而这首西北有高楼就是知音二字的最好注解。
西北有高楼,那是一座高入彩云中的无比漂亮的大楼。如果只是一座高楼是不值得留恋的,但正是从这高楼的房间里传出了动人的音乐,那音乐是那样的凄楚悲凉,把楼下的一个行人深深地被吸引和感动了。他久久地徘徊在楼房外,真想知道弹唱者是哪一位美人。弹唱声在不断地走向高潮,一遍不够,还要反复重叠,仿佛是她的心情的痛苦和彷徨。她在感叹什么呢,她在寻找那难得的知音啊。弹唱者也许不知就在这楼下一个知音正在为她留恋,为她而疯狂,但是她躲在高楼中能知道吗?尽管他见不到那心爱的女人,但他的心里依然是波浪汹涌,他真希望他和她能像美丽善飞的天鹅,翩翩飞翔在蓝天,去追求那共同的理想。
也许我们只是看见了一个单相思的男人,但他却是真诚的热烈的,我们真希望那高楼里的弹唱者能有灵性,在她的心里能感知到楼下有一个真正的知音。
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读这首诗的同时最好先去看看曹丕的《燕歌行》。不过他的诗是写居家的女子对远行的夫君的深深思念,是“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时节里“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她抱怨远行的人淹留寄他乡,还不及思归的秋燕。
而这首诗则正好相反,这是一个游子对家乡和家乡的情人的思念。
独在异乡却是涉江采芙蓉,采到了美丽清香的鲜花却不知道送给谁了。送给心中的恋人吧,可她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可是远望故乡却只有一声长叹。满腔的柔情怎样去表达啊,谁知道游子心中的苦楚呢。何年何日才能回到家乡和相爱的人儿长相厮守呢!
这首诗把一个游子盼归的心情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他不是不思归,而是无法归,所以只有忍受相思之苦了。
其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啊,喜欢者让人叫绝,而也会有人不屑一读。
诗是感怀,言志的,而这首诗的作者却是一位失意的文人,也许年轻时也曾壮志满怀,结交优秀良朋,就象天上的一群大雁都曾展翅蓝天。但是时过境迁,昔日的朋友如今都振翅高空,而他也不知是何种原因而折翅蓝天,曾经的美好理想都成泡影,昔日的高朋好友都渐渐地疏远了,甚至已经再也见不到他们了。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作者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是有感慨的权利的,因为这就是一首感怀诗,抒发的就是自己的一种真实的情感,读这首诗让我感到很亲切,也有深切的同感,但我是不敢有怨言的,那一切都只能是命运所然,无怨无悔矣。
其八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由于时代的久远,一首古诗从其原意上会有几种解法这并不为奇,也无法确定哪一种解说更准确,其实各有千秋。 闲读古诗十九首之《冉冉孤生竹》细玩之,便觉此诗可以有三种解说,今尾尾道来与各位古诗爱好者细细品尝,也许各有风味。
本人学识浅薄,仅从此诗字面来读私认为有下面三种解法:
一,定婚说。这里主要是新婚和结婚两个婚字的理解,在此我想把这个婚字当成结成婚缘来理解。那么此诗应该是这样来解释:在大山的深处,一棵细小柔弱的苦竹在孤零零地生长,我和心爱的你结成了一桩姻缘,就象那菟丝草和女萝草一样相五依附相互绕缠,不离不弃。。菟丝草花开花落总有个定准,那么我们这对有情人也该有相聚相守的美丽时光。千里姻缘一线牵,而却被远山所阻无法相见。我日夜思念着你啊,我的爱人,这长期的无穷尽的思念使我渐渐老去,而你迎娶的高贵马车为什么还不曾来到?那蕙花和兰花开得正鲜艳亮丽,这是她们最光彩耀眼的好时光。花到了该采摘的时候就应该采摘,因为错过了花期再美的花儿也只能和秋天的草一样枯萎。但我相信你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正人君子,一定能坚守这爱情的誓言,那么我就无怨无悔地耐心等待你来到的那一天。
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通过一个女人的口来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永不放弃的无怨无悔的爱情信仰。
但这首诗还可以有另外两种理解。
二结婚说:把诗中的新婚和结婚当成已婚来理解,那么就有所不同了,前者是一个纯情女子对美满婚姻的追求和向往,而后者则是一个女人不丈夫远离后的深深思念。就前者是一种无怨无悔的等待,后者却包含了一层对丈夫久出未归的哀怨,一种无可奈何的等待,所谓的高风亮节只是一个弱女子的期望望而已,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字里行间同样也表达了女主人对美好爱情的执着和向往,有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热切期盼。
再细玩味,此诗还有一种寄托的味道。借新婚夫妻的远别来隐喻一种怀才不遇,久留平凡之地,得不到重用的怨恨心情,当然这似乎有点牵强,但作为赏玩也无尚不可。
欣赏古典诗词首先最好不要先看前人的评价,要原汁原味地去品赏,只有这样才会具乐无穷,韵味百出。本人识浅,竹管之见,还望高手指点。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课文把“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翻译为“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这并不是最好的。显然它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牵牛星何尝不“皎皎”,织女星又何尝不“迢迢”?既如此,那我是否就可以把它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呢?结论是不可以。诗词文约意广,全在读者的联想想象,迢迢是距离遥远的意思,用“迢迢”写牵牛星,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皎皎写星光之亮,用“皎皎”写织女星,让人想到女性之美。在辽远而清幽的苍穹之上,有这样两颗遥遥相望而情牵你我的星星,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而动人的传说早就给它罩上了凄美的色彩,何况由织女星化身而来的美丽的姑娘是这样的愁肠百结。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四句用动作神态写哀怨。“纤纤”从音韵上给出了一个缠绵悱恻的基调,“纤纤素手”是一种动人的美,但现在美在遭受折磨,牵动着我们的心。“札札弄机杼”之“札札”,是重复的劳动亦或是心烦意乱躁动不安?或许都有吧。终日劳作却终“不成章”,如果真如教参上所说“织女织成布,才能同牛郎相会”,我们又怎能不黯然神伤呢?伟大的西绪弗斯以他男性的刚强和无比的信念战胜绝望,日复一日地推石上山永无休止,给我们留下了惊心动魄的震撼之美。我们的主人公只是一个纤弱的女性,却以她的眼泪印证了她的不屈——纵然难以排除阻隔,但爱情之火不熄,思念之心不止。所以虽是哀怨,也有了一种刚强之美,虽是哽咽不能语,也自是一种倔强和坚持。这几句诗化用《诗经•大东》“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而来,自有其化工之妙。而较之《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则其情感有了更深层的发展,毕竟《卷耳》所描绘所吟唱的只是一个女子因思念情人而心猿意马的场景,那种感情是美好甜蜜而轻松愉快的,而此处却能引发人更深沉的喟叹,为永远无法突破的困境,为困境中的坚持,为爱情的美好,为情路的艰辛。
诗歌最后四句则承接上文,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了苦痛的根源。河汉清浅,相隔不远却不可逾越,遂成文学、哲学上永恒的悲剧意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初读不觉有多少沉重的分量,再品却不觉悲从中来,进而悲不自胜。盈盈一水,是望穿秋水的凝视,是眼泪的汇聚,还是瘦了的清癯的容颜?不管怎样,都让我们看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女子形象。而这只是哀怨的第一个层面。进而细想,不止爱情,人生的各个层面,不都有着这样难以逾越的忧伤吗?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常常可见、可感却永远无法触及、无法抓住。到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是为这个美丽的思妇感动,我们更感到了自我生命的悲伤。但诗中表现出来的哀怨,我们所体会到的生命的悲伤却又并不让我们颓废、悲观、消极,它又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她的眼泪、她的愁容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人生、生命、命运、爱情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从而我们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悲伤亦只不过是对自我意志的磨砺。正是在这一个层面上,诗歌的价值有了再一次的提升。
《迢迢牵牛星》一韵到底,十句诗中有六句用了叠字且都用在句首,不但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而且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的作用。而其所引起的让人对爱情、对生命、对宇宙的思考则更让我动容和感佩。明代钟惺《古诗归》里曾说“乐府之妙,在能使人惊;古诗之妙,在能使人思。”此言不虚也。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人,是百代光阴之顾客也,是历史长河中看不见的微尘,赤裸裸来又赤条去。人生苦短,人生无常,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但是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无法看透,即使看透了也已经是路近黄泉,撒手时也觉得人只是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回,到头来也只是两手空空。可是这时清醒已经是太晚太迟了。
上面这首诗就是以人生的短暂,人生的无常这一个普通的现实为依据向世人说明了一个道理,这就是:要把荣耀和名声视为人生的珍宝。
在古诗十九首里,感叹人生的作品有好几首,但是有此立意的仅此一首,其他几首都有消极的思想,如“何不策高足”(那是一种愤愤的情绪),“何为自拘束”(这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否定),“不如饮美酒”(用美酒歌声中去消费人生),“何不秉烛游”(抓紧时间及时行乐),“极宴娱心意”(千金买欢,醉死梦生)。
作者能够在看透人生的前题下而一反常念,从而发出了“荣名以为宝”的结论,这一点无论从那种角度来看都是积极的很让人欣赏。
这首诗也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中国历代知识群体的那种洁身自好,视荣名为珍贵的思想品德。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很实得赞赏的。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春去冬来,四时轮回,草木荣枯,燕去又来。花开花落,不随人意。人处于万物丛中,观四时之变迁,心情也随时而感。
中国历史上的落魄文人的心态在这首诗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但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生际遇的不同学优者未必能为国为民效力,相反地由于他们的高才往往还受到排挤甚至迫害。所以许多的士人人都只能是书剑飘零,郁郁不得志。半生飘零半生悟彻,既然自己的追求无法实现,而人生又是那样的容易消除,我将何为呢,朝思暮想又有什么用呢,及时行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既然是想通了那么就放开自己吧,美女相伴,以酒消愁,纵情欢乐,人生在此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什么功名利碌比去快乐来一文不值了。
同时,作者不是想一路这样走下去,他是希望能寻找到一个能与他比羽双飞的人,他想在温柔乡中静静地度过他的余生,再不想功名,只想回归到现实中,实实在在地生活。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江山万古,大江奔流。人生如戏,一去不返。生我者父母,葬我者黄土。
翻开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先人的尸骨。想起人生的短暂无常,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凉。
人生忽如寄啊,年命如朝露,说不定那一天一个活生生的人说走就走,而且一去不再回。
死亡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无论是穷人或者富人,无论你有多珍贵,多伟大,总有一天会两手空空地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死后的孤寂,所以许多人都贪生怕死,但是他们求神拜佛,吃长生不老药想因此而摆脱死亡的命运。
既然死亡是无法回避的,既然人死后会一无所有,那么人这一生还有何求呢?
放开自己吧,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沉醉其中;不要因为贪生而求神拜佛;更不要去劳命伤财去吃长生不老药。
花开堪摘直系摘,莫待花落空折枝。人生在世且为乐,千金散尽还复来。及时行乐,尽力满足自己的生愿望,活一天快乐一天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首诗有点消极,甚至颓废,但是我们应该想到作者所处的时代,那是一个今天不知明天的乱世,那些不得志的文人们有这种思想是不足奇的。
同时,诗中所表示的对人生的透彻的理解还是合乎人情的,所以诗歌有其生活力,让人世代传咏,流芳千古。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对于这首诗,我只想来探讨作者应该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他应该是一个落魄之人,而且是一个有才华的文人,再者他是一个回不了家的人。
一个归不得故乡,见不得亲人的游子,他的眼睛中所触目的全是悲:古墓犁为田,那古墓那古墓中的陈死人也曾经是这个世界中的顾客,而今呢连墓也没有了,就连坟前的松柏也成了烧饭的柴了,白杨树在悲风中萧萧地哀鸣。世态炎凉,沧桑巨变让他觉得无地自容,满腔悲怨。
其实他应该看得更透,也不应太悲哀,人生就是一场烟雨,来去匆匆,即使是荣华富贵也逃脱不了一丘黄土掩白骨的命运,就连帝王将相在他们身后也保不了他们的尸骨!更别说一芥草民呢。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是一首劝世人及时行乐的诗。
世间之人,劳碌匆匆,总是在为一个名,一个利。而名利双收者又实在寥寥。
因为被名利所误,所以就错过了许多人生的风景。
所以,在诗人看来,人活一生太短暂了,与其爱惜钱财做守财奴,还不如倾其所能及时地去追求快乐。
在古诗十九首里,有几首诗都具有相同的内容,这就是看破红尘,醉生梦死,其实这种状态不能只怪诗人的颓废,其实有深刻的社会原因,那就是社会的黑暗让有知识的士人学无所用,思想没有寄托,理想不能实现。因此而产生了遁世,厌世,甚至消沉,颓废的心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同情的。
再者我们读古诗只是欣赏,那管它思想格调的高度呢!
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关于思妇,怨妇的诗词文章是举不胜举的。尤其是曹丕,《燕歌行》最有名。
同样这首《凛凛岁月暮》也是一首优秀的描写思妇情怀的好诗。
但这首诗更有特色:诗中女主人先是思念,由思念而入梦境,最后又从梦境中回到现实。
寒风呼啸,天气渐冷。秋虫在寒风中低鸣。
身处重闱的女主人首先想到的是她的远行的丈夫,虽然他曾经那么放荡,把随身带的锦缎褥子都送给了洛浦的美女,但在这寒风中她依然挂念着他,希望能给他送寒衣。
但天高路茫茫,真不知道那个负心人如今到了什么地方,深深的思念和牵挂牢牢地控制了她的心,夜来独守空房,睡梦中忽见她日思夜想的夫君,他翩翩而归,她是激动万分。
但是她那无情无义的丈夫啊,即使是这样短暂的机会也不给她,他甚至没有走进她的房间。
曾经是那样的恩爱,那美好的往事仍在她的脑海中久久浮想,而如今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实现心中最简单的愿望。
作为一个女人,她只有悲哀,只有流泪。梦醒了,只留下一屋的惆怅和伤痛。
四顾茫茫,心也茫然,她知道,作为一个女人她实在无法和她的丈夫比翼双飞,也无法控制丈夫的行为,面对这冰冷的夜晚她只有满腔的感伤和悲哀还有那流不尽的泪珠。
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在兵荒马乱的世道里,男人总是背负了沉重的包负,他们既要随时地被征战疆场,又要受劳役之苦。而男人本来便应该是家庭的主柱,一旦男人离开了家而且一去不回,家中坚守的女人又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
《孟冬寒气至》就是表述了一个独守家园的妇女的拳拳之心。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独守空房的女人不只是身体的寒冷,更是心灵的不甚。漫漫长夜,她仰望星空,她想在这茫茫星空中找到她最亲爱的人的位置,可惜是渺无所得。
从月圆到月缺,又从月缺到月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每时每刻她都沉浸在对远方的丈夫的思念和期盼之中。这其中的痛苦和煎熬又能对谁诉说呢!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终于盼来了一纸家书,如泣如诉,充满了相思苦和离别恨,读着书她已是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她如获至宝地小心地保存这封珍贵的家书,一年两年三年,只要她丈夫一天不回她就会随时把它保存在身边。
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等待和思念,也是宁守抱柱信了,只是希望远方的亲人能够理解她的那一分拳拳的心。
这是一首让让人感动的好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美德和浓浓的情怀,很值得玩味。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读着这首诗,我真感慨中国古代的女人,她们的心地竟然是何等的清纯,对爱是那样的执着而且是容易满足。
一个从远方回家的客人给她带来了丈夫捎来的二丈花布就使一个年轻的妻子那样的高兴,甚至是甜蜜。她思肘着,相去万里的丈夫还是那样地想念她关心她,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是足够的幸福了。
拿着绣有鸳鸯的布,她构思着把它做成一条合欢被,把象征着长相思的丝棉充塞在里边,然后用针线把两物紧紧地合缝,这里寄托了一个女人的深深的情意我美丽的愿望,那就是长相思永不忘,并且渴望有朝一日能长相厮守,不离不弃。
读古诗,我总感觉到中国妇女,善良,朴素和执着,并且又是那样的容易满足,男人给的一点点的恩惠她们总是那样地记在心上,那怕是一封家书,二丈绵绸都能让她们感怀于心,这应该让天下的男人感动并且珍惜的。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这是一个游子的情怀。出门远行,看起来是件快乐的事,但是久旅外边,客寄他乡也不是滋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月满时心中总是那样的惆怅,在这明月夜里他是无法入睡了,被衣出门遥望家乡,这其中的苦与痛又去向谁诉说呢,无可奈何啊,只有再回房中,而此时的他已经泪湿衣襟了。
还是早点回家乡吧,这游子的滋味不是人受的。
(古诗十九首已欣赏完,在写的过程中又一次地感动了我的心怀,我被古人那种朴素的感情深深地包围着,我也希望我的文字能给我的朋友们带来心灵的快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