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校公开课上完了,心情非常愉快。
我的孩子们对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指哪打哪,积极发言,主动操作,一节课下来师生配合非常默契。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秩序、学生参与度以及练习完成情况等方面,可以看出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5年的教龄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教态亲切,语言流畅,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另一方面,这节课所在的单元,曾作为我上报区级作业设计案例反复研究过,无论是学科大概念提炼、关键能力分析,还是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评课的老师纷纷表达了对本节课处理上的认同,如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信息科技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活动设计合理,逻辑清晰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置问题链、任务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供丰富学习支架,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精准评价,还注重发挥小组协作学习作用,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相互支持下掌握新知,形成技能,感受了编程的魅力所在。
这时,一位其它学科的老教师提了一个小问题:各环节设计都很好,但是第2到3个任务之间,环节的过渡上,老师的转折有点突兀,从海底世界的场景描绘,一下子到了小鱼的动画设计,思路有点跟不上。
我有点错愕,场景搭建完了,不就转到主要人物动画设计了嘛?信息教材便是如此设计,顺理成章呀。有一个本学科的年轻老师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用得着这么细致的铺垫嘛?如此一来,会不会枝节太多,冲淡了主题?那名老教师马上以不熟悉教材为由,和大家一起转入了下一位上课老师的评课。
评课结束,我忍不住把目光再次聚集到这个小问题,毕竟那位老教师的“思路有点跟不上”是一个局外人的真实感受,不能用不熟悉教材敷衍过去。
老师过渡或衔接的话语,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带着困惑阅读、思考、讨论,慢慢在专家们的论述中找到了蛛丝马迹。李政涛教授在新时代的好课标准一文中,用“实、放、清、细、深、融”几个字,对一节课的意义和效率、组织形式、细节处理、思维拓深、五育融合作出了简明的阐释,其中的“清”就提到,教师要清晰学生、清晰目标、清晰方法、清晰环节、清晰指令。我在清晰环节中,李教授提到,关注环节之间的关联、衔接、及时推送提升点。教师要避免滑冰课、漫游课、转圈课,要刨坑课、攀岩课、拔节课。
当教师在教学环节间缺少衔接时,容易形成学生知识层面小的断裂,难以建立起连贯的知识体系,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完整,影响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
更重要的是打断了思维的连贯性,学生的思维无法顺畅地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降低了知识的吸收效率。
如果这样的断裂频频出现,不流畅的教学过程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和无趣,逐渐失去对课程的热情和期待。学生会因为环节的不连贯而难以全身心投入,课堂参与度也会随之下降。
对于信息科技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等素养,主要途径来自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种衔接上的小问题,不利于学生将各个环节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影响其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连贯的教学可能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无法很好地激发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另一方面,我也在反思,为何在课堂上我和学生没有觉察,好像大家都丝滑完成了任务2到任务3的过渡,根本没有那位老教师的顿挫感受?
是因为孩子们习惯跟随老师奔跑,他们的思路还是受我精心设计路标的牵制,整齐划一地接受老师的指令。我是教练,是指挥,是领跑者,是组织者,在过于精细化的指挥操练中,减少掉了孩子们犯错的机会,却也减少了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独自面对挑战的机会。以后在教学活动系统性和连贯性上,要下一番功夫,让学生多经历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科思维水平。
这件事也改变了我的一个认知,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年龄教师、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互相走进对方的课堂,取其长,补已短,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