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我的家庭教育分享!
“老师,我这个孩子乖就很乖,可就是没什么自信,人一多就往后缩。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自信点啊?”
是的,不自信的人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不容易出彩,且很多时候会因为不够自信失去上升的机会,所以有认知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些,可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是会见到很多孩子胆怯,退缩,没有自信,让父母着急不已。

为什么孩子会不自信呢?有人说:“有些人天生就胆小,当然就没有自信啦!”
从天赋的角度上来说,我可以告诉各位家长的是:的确会有一些孩子生来就偏佛系,有不同程度的畏难现象,做事也趋于谨慎小心,但是并没有天生就没有自信的孩子,换句话说孩子的不自信都是后天形成的。
什么叫自信?心理学上对自信的定义是: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通俗一点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件事情。请记住一个关键词“某件”。
天生我才必有用,神奇的造物主其实给每个人都赋予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板,也会有自己的短板,所以我们都会在某个领域比较擅长;即便有些人特别聪明,也只是会在某几个领域同时具备能力,但是绝对没有一个人能够掌握世界上所有的技能。
那么也就决定了每个人会在特定的领域里会存在优势,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自信心塑造途径是不一样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画画建立自信,另一部分人则可以通过跳舞建立自信,但是在面对自己没有优势的事情时,我们是难以获得自信的。
比如说一位歌唱家和一位赛车手,如果你让歌唱家跟赛车手比开车的速度,他能有自信吗?你再让赛车手跟歌唱家比唱歌,他能有自信吗?
再比如,我让你去做一件你完全不擅长的事,你会有信心吗?即使你勇于挑战,去做了,但是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被指责,批评,乃至嘲笑奚落,你还有自信吗?

一个人只有确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他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不断的被认可之后才能拥有心理上足够的安全感。
然而,现在的孩子,在分数的重压之下,只要成绩不好,就会被视为差生;有的甚至是不管在别的领域多有优秀,只要考试成绩不行,就会被贴上“不是读书的料”的标签,仿佛低人一等。而做父母的,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成绩不是前十名,就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见人也会心虚的说:“我们家孩子读书很一般,整天就会玩”,连自己的父母都否定自己,孩子的自信从哪里来?
所以,不是孩子没有自信,只是他还没有找到自信的来源。首先因为他不了解自己,其次因为没有人帮他了解和肯定他自己。
父母与其责怪孩子不够自信,不如行动起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看他特别喜欢什么?做什么事特别有专注力,原因是什么?看看他特别擅长做什么,轻而易举都能做得比别人都好?看看他做什么事时特别容易获得快乐和满足?
当你能够留意到孩子的这些状态时,你就不难帮他找到获得成就感的契机,一次又一次的获得成就感,并受到认可后,孩子的自信心自然就会呈现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