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词无须载道

词无须载道

作者: 啊大甘 | 来源:发表于2022-11-07 22:32 被阅读0次

                                词无须载道

摘录:

1、我年轻的时候,曾今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以为一般衡量文学作品,有两个不同的标准:有的人喜欢用道德和政治的尺寸来衡量文学作品,有的人喜欢用美学的艺术的价值观念来衡量文学作品。一般说来,中国得到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是讲求诗教。“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

2、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的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某中。

3、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词是一种特俗的东西,本来不在中国过去的文以载道的教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的衡量之内的。

思考:

        叶嘉莹老师说: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了?这句话放在现在是非常使用的,词不同于古诗不需要那么的教化思想。叶老师也说词只是一种歌词。作词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的形式,如果都带着一定的教条主义,那种天然的愉悦感就会消失。就像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读和唱是完全不同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的凄清和悲凉通过音乐的渲染其感受是不一样的。那种孤寂感仅仅靠文字是很难表述清楚的。

        现在的词就完全脱离了这些,只用于歌词当中。其作用就是表达个人情感或宣扬一种精神,就现在而言也有很多古风内的词曲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还是意境描写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在中学时周杰伦的一些歌曲我觉得意境就很深刻。里面的词都是比较传意的。

感悟:

        叶嘉莹老师对于每首词的解析都是非常贴切的,她的解词更加的还原于历史背景,把一句话,每一个字词都解析的淋漓尽致。有时候就像回到历史中看见作词的过程一样,那种真挚的现场感是很强烈的。很多时候在读叶嘉莹老师的解析时都有种阅读历史的感觉,她不仅仅是在解析词句的用法,更多的是在讲述文学的传承。对于很多句子都会采用横向联系的方式进行对比讲解,这样不仅仅是解析了所讲的诗词,同是也勾连了其它的诗词句篇。这对于我们诗词鉴赏更加的深刻。这些都与叶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时分不开的,她的一身都扑在了古诗词上,所以她理解的透彻。这或许就是一种智慧的觉醒吧。

相关文章

  • 词无须载道

    词无须载道 摘录: 1、我年轻的时候,曾今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以为一般衡量文学作品,...

  • 无须祈祷|词|莲花

    当你的痛苦还在朦懂, 当你的痛苦无人倾诉, 当你的眼泪流在心底, 当你的眼泪流成河流却无人愿意漂流, 当你的回忆被...

  • 2019-01-22从三维工作到五维工作的转变(日月如是说)

    关键词:#注入能量#、#注入快乐# 日月: 我们正念时空,以文载道是不够的,还要以物载道。这些东西,要做出来,需要...

  • 2019-03-19肯定宣言

    关键词:我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生活,尽量保持真实和自在去生活。不炫耀,不辜负,无须他人旁观,无须他人怜悯,也无须...

  • 文以载道赋(词林正韵)

    余观当今文坛,浊浪滔天。授业解惑者鲜,哗众取宠者繁。若阉人闹市裸跣,腐鱼六月之悬竿。路人侧目,士子齿寒。何也?...

  • “无须”与“无需”最简易区别法(修养文帖)

    “无须”与“无需”最简易区别法 @同任[原文] @笑独行[摘编] “无须”与“无需”二词在使用中[只]需[要]辨明...

  • 载道

    风非东西即南北 花随四季次第开 雪不迷天自在下 月未敲窗偷进来 (题记:自然有常道 万物各栽之)

  • 小词大雅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而词呢? 词本是民间小曲,因曲调优美,士大夫才开始加入写作。第一本词集名为《花间集》,五代欧阳...

  • 佳人

    巧弄花结荡情丝, 眉下秋波饮水词。 佳人无须添粉黛, ...

  • 文以载道,以何载道

    曾记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杜甫载的生民之道;曾记否“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徐锡麟载的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无须载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bi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