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谦之中医临证
桂枝汤的临证延伸

桂枝汤的临证延伸

作者: bff84e533abb | 来源:发表于2016-06-22 18:53 被阅读306次

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书中第一方,也被封为千古第一方,在临证中如何运用施展也是诸多中医临床人颇为困惑点之一。今愚不才,试论述桂枝汤的临证延伸。

仲景在《伤寒论》中首重太阳病的治疗及其兼症、变证的证治,即太阳病有上篇、中篇、下篇,而在论述中以桂枝汤的临证加减运用占据20多个方子变换化裁。

临证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恶寒或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自汗出等,均可使用。

但在临床中真实能见到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确实少见,因为多数初起的太阳中风证都去服用常规的西药和中成药,而能够第一手治疗的如此典型的太阳中风证百中无一。

在我的临床中,桂枝汤的结构占据了我很大一部分的临床处方,如治疗一孩童13岁患皮肤瘙痒一年有余,尤其以进食海鲜发物后瘙痒加剧,夜间瘙痒亦为明显,询问得知恶风、汗出(前臂内侧潮潮汗出)、脉缓,断为营卫不和,拟方以桂枝汤合用过敏煎,加白蒺藜、首乌藤为治,前后10帖而诸症告除。

又如治疗一男性患者30余岁,患“甲状腺功能减退”乏力、汗出、恶风、消瘦、脉浮弦,拟桂枝汤合用玉屏风,加乌梅、龙骨牡蛎为治,守方服用诸症继减。

又如治疗数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大至60多岁老媪,小至五六岁孩童,每日晨起流清涕、打喷嚏、鼻痒、容易汗出、怕风、脉缓,愚以营卫不和、卫阳不固为治,均以桂枝汤加附子、乌梅、五味子、防风出入为治,连服20余帖,诸症皆可消失,又当遵医嘱忌寒凉生冷之物,否则容易再发。

又临床治疗一个患儿不足2周岁,每次得外感病后,咳嗽迁延不愈,愚按既往所用咳六味、三拗汤、止嗽散等出入,皆不得效,后详查脉浮缓,故改为营卫不和、风邪恋肺,拟用桂枝汤加桔梗、杏仁、蝉衣为治,2帖而愈。

仲景所言“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精髓所在于:所有方剂只要临证所见能反映该方剂特征性病机的症状皆可以用之,并不需要该方剂的所兼有主症和兼症都完备。

愚所用桂枝汤,必须见营卫不和之机,但凡见营卫不和之机,皆可以桂枝汤为底方加减出入为治。而见营卫不和之机的主要症候,愚以汗出、脉缓为证眼,或兼有恶风、恶寒。

以上所言为愚查阅诸家之说验治临床所得,并非愚之所创,今寥寥数语记录,以供同道共同验证。

相关文章

  • 桂枝汤的临证延伸

    桂枝汤作为《伤寒论》书中第一方,也被封为千古第一方,在临证中如何运用施展也是诸多中医临床人颇为困惑点之一。今愚不才...

  • 桂枝汤证

    桂枝汤证,主症是脉浮缓、恶风寒,出汗,怕风,风伤到卫气。 吃了桂枝汤,可能后腰酸痛,不舒服的感觉也就同时会缓解了...

  • 伤寒论之条辩二十二

    二十二、条辩内容: 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这个条辩是讲,主证为桂枝汤证,如果病人喘,应该怎么用药。 喘家...

  • 伤寒42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本条说明桂枝汤可用作为发汗轻剂使用。 【太阳病,外证未解】指太阳...

  • 曹颖甫伤寒论学习笔记

    一,桂枝汤证的6种适应症,桂枝汤为伤寒论首方,凡血行不畅、脾胃虚弱,无论有无寒热,无论表病里证,皆可应用。 曹老在...

  • 曹颖甫伤寒论学习笔记

    一,桂枝汤证的6种适应症,桂枝汤为伤寒论首方,凡血行不畅、脾胃虚弱,无论有无寒热,无论表病里证,皆可应用。 曹老在...

  • 随笔(二五八)

    “桂枝汤”加味治疗杂病汗出 我们知道桂枝汤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但不限于外感表虚证,在杂病中见有表虚证者...

  • 7月1日,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

    1、桂枝汤(续) 1)桂枝汤治低热,脉象是阳浮而阴弱。 2)用桂枝汤或者是桂枝加附子汤治汗证,不要加黄芪,加黄芪达...

  •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3|实脾关键点:通利小便

    二️九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不管太阴、少阳、阳明,只要脉浮的就代表有表证,可以用桂枝汤发...

  • 辩太阳病脉证并治42

    太阳病,外证①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枝汤的临证延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dn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