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新的名词,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的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
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比如大数据技术,就是利用用户的行为爱好,将用户困于信息茧房,当你关注或喜爱某类的新闻信息,头条就会不断的向你推送同类型的新闻;当你喜爱看某种类型的视频时,抖音就会不断的向你推送类似的视频,这就是信息茧房的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体现。
当我们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就不可能考虑周全,因为自身的先入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某种意义上,头条和抖音类似的APP,让信息茧房变得更加可怕,持续性的快感,让人们的思想更容易被某种观念所影响,从而改变你的三观,就好比传销组织,就是通过不断的信息推送、不断的重复,改变你的认知,简称洗脑。
信息茧房的危害不可小嘘,随着网络信息的爆发,全世界上网人数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达到秒级,网民如果算一个群体组织的话,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群体,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
信息茧房也容易导致社会黏性的丢失,社会粘性正是由经验、知识和任务的分享而来的,人们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记忆和关心,需要由经验分享而构建的共同联盟,伴随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交流机会逐渐减少,人在网络上选择信息的自由度随之加大,很容易自制信息茧房,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