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教练是一门科学与艺术。 科学是指教练有方法论、原则和流程,我们需要遵循,例如五大原则、教练之箭等。


艺术顾名思义,教练是需要活学活用,结合天时地利人和,与客户一起共创、共建、共赢!
记得我刚学完教练的第一-第四模地块,了解了教练的步骤(教练之箭)和许多工具,例如平衡轮、导师桌、迪斯尼理论等,我执着地在约谈和练习中不断地按部就班地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并以记满笔记为荣。由于过于刻意和死板,教练和被教练者会有倦怠感。当时我虽然内心有不安,但不知如何解决!实际上这也是学习必经的过程,过于关注术,着相了。

随着不断地学习、练习和反思,以及参加完教练的第五模块,我才慢慢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教练约谈。教练要放空,不带预设,关注被教练者作为一个个体的真正需求(内因),带着好奇,陪伴着客户,随着客户一起流动共舞,相互赋能。
这里所讲的教练约谈还是有框架的,但绝对不是死板、一成不变的。教练更关注场域、客户的感爱和能量水平等,这就从术转变到道。 这个与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是一模一样的。

第一步是知-行 理论联系实际,要接地气,要根据不同的客户或同一客户在不同的状态(天时地利人和), 共创美妙的体验。其中在提问时要说人话,不要是书面语,需要口语化,让客户能更好地理解,从而引发客户更有益的思考。
第二步是行-合 沉浸式体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教练自己要活岀应有的教练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中立地陪伴客户。否则客户是会感受到的。不知大家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吗?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一万小时,他/她就会成这方面的专家。但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是不行的。所以教练需要刻意练习,从练习不断学习体会,每次进步一点点,量变到质变,才能悟到教练的真谛
第三步合-一,致良知。这个良不仅指善良,更多的是内心的充盈、光明和笃定,这样才能持经达变,以不变应万变。
教练的过程就是术与道的平衡,结合约谈时的状况,灵活地运用。例如:如果客户思路不淸时,可以多一些术的运用。如果客户的问题非常明确时,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些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
我坚信客户在每一次教练约谈中都会有收获,我们希望能最大化!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请多多指教,共创、共建、共赢!
教练人生 人生教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