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专家、领导和同仁:
大家好。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中层干部的情智与远方》,我将从中层干部的情,中层干部的智,中层干部的远方三个方面和大家做分享。情与智,本身是相融相生,这里是为了方便表达,才特意分开说。
如何修炼中层干部的“情”首先得“知情”,其次得理解中层干部得“情”什么?情是内心有所欲求的隐性动力。看下图,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青”作声旁。说明情是有色彩的,多种多样的。
我们会对教育“一往情深”,对学校真情实意,对同事热情洋溢,对学生情意绵绵,转战课堂声情并茂……总之,情感是生命发展的力量之源,是中层干部专业成长的发动机。
这里所谈“中层干部的情”,指向非认知因素的综合体,即中层干部的个人情感素养及其专业情意,包含三个层面:
一是指理想、信念、世界观,具有广泛制约作用和持久的影响力。
二是指个性心理的品质,比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对人的行为起着直接的影响。
三是指自制力、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成就动机等,会对人的言行即刻产生影响。
怎么知道自己在中层职位上的用情呢?
我们可以多问问自己:
我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吗?
我有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吗?
强烈的职业认同感?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坚忍不拔的教育意志力?
较高的情绪管理力?
……
我们再想一想,在中层这个职位上,
发展自己的个性了吗?
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了吗?
是否关照到自己的兴趣?
是否用好了自己的情绪?
……
我们甚至还可以思考,作为中层,我们每天在学校里的状态,是选择:
精神抖擞OR无精打采
情绪饱满OR冷若冰霜
积极乐观OR满腹抱怨
眼神、手势、说话的语气、身体的姿态、说话的内容和方式,无一不是传递情感、情绪、情意、情志的路径。中层干部的整体面貌代表着学校教师群体的精神面貌。
中层干部,是典型的脑力劳动者,不知道要动多少脑筋;是典型的体力劳动者,要干许多许多跑路的活儿;更是典型的情绪劳动者,接得住上下左右来的各种情绪。因此,我们既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更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既修身,又修心,才能从容面对我们的工作。
如何修炼中层干部的情感素养?
从修身的角度说,一是要多利用管理工具,提高做事效率,给自己留出身体松弛的时间,不能一直做事不休息,否则身体的弦会绷断。二是勤加锻炼,注重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适当做一些身体功课,如静坐深呼吸,数脉搏,听心跳,都是很好的调节身体的方法。
这是《霍金斯能量等级表》。中层干部的事情多而杂,对人的精力和心力消耗极大,成就感不那么直接。如何保持在正能量的水平之上?前面几位领导和后面专家的指导,都能够帮到我们。能量掉下去,如何迅速调节?以我为例,当我在履行中层职责遇到挫折时,会追问自己:为什么要这受气的夹心饼干?因为这个岗位可以锻炼我,发展我?我为什么要锻炼发展?因为这样能够带给我成就感和价值感?我为什么需要成就感价值感?因为我需要作为一个人存在这个世界的意义。当我不断向内追问时,我的生命能量就不断往上走。
日常工作与生活怎么修心?
一是浅层动作。装装样子,假装表现出需要的情绪,而不触及深层的感受。如早上起床,对着镜子,嘴角上扬,或者大笑三声,你会觉得舒适自在,神清气爽。
二是深层动作。努力调整内心的感受,以迎合工作的要求。这里特别强调要区分事务冲突与情感冲突。事务冲突是必须有的,不同意见的碰撞,才会产生新智慧。但是事务冲突不可以上升到情感冲突。比如我和数学老师,一个强硬派,一个温和派,有些事情有分歧,甚至会吵架,但是无论吵得多凶,都只是解决问题,丝毫不影响我们两个的情感。
三是自然动作。不需要从认知上情绪进行调节,自然而然地表达出工作场所中所体验到的情绪。有人问我为什么一进教室就两眼放光,在学校里随时都是高高兴兴的,我不需要理由,很自然地就做到了。当然,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身心合一的情感素养需要修炼。我会聆听身体传递的情绪语言、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我还会经常做资格感练习,给身体好的呼吸,日常会减少很多内耗。
如何修炼中层干部的“智?这是我们平常关注很多,研讨也很多的点。今天大家所有的分享和指导都会提升我的智慧。
去年7月16日分享中层体会是界定了中层干部内涵,我从中获得的启发是:中层干部就是管好人,做好事。怎么管人?做给大家看。怎么做事?带着大家干。
修炼中层干部的四智。智慧的认知力,智慧的支撑力,智慧的研究力,智慧的创新力。我侧重于智慧的认知力做分享。
智慧的认知力,首先要厘清五个误区:
职位误区:不居高位,无法领导,无法发挥潜力
目的地误区:身居高层之后再学习怎样领导
影响力误区:身为干部,人们自然服从,可掌控一切
自由误区:成为中层,除了听校级的话,我就无拘无束
破罐子破摔误区:做不成高层领导者就不必领导
智慧的认知力,还要认清应该直面的七个挑战:
压力挑战:困于中层带来的压力
挫败感挑战:有的干部有时候会感觉上司平庸无能
多重角色挑战:只有一人,却身兼数职
自尊心挑战:埋没于中层
成就感挑战:领导者更喜欢前线,而不是中层
愿景挑战:如果制定愿景没你的份儿,那就很难真心拥护
影响力挑战:超越职位影响他人困难重重
认清挑战后要直面挑战,要有智慧的支持力:
一是借用现代管理理论管事:计划-组织-控制——实施——反思——调整。
二是借用上下左右的力量管人。向上理解决策,承接愿景,向下团结让人心,带动工作,还有横向协同,利用各个部门的配合去打攻坚战。这里特别要说,一项决策未定前,中层干部一定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与领导向左的意见极为重要,能让领导更全面地更辩证地看问题。一旦决策定下来,哪怕没有采用自己的意见,也必须坚决拥护领导的决策,并向老师们做好传达和解释工作。这样学校才能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智慧的研究力主要指向四点:研究政策与文件;研究事务管理与项目管理;研究课题与学生,研究自身专业发展规律。
智慧的创新力指向了自我管理系统的自我更新力;中层管理创新力;教育、教学、教研创新力。
这两点我们经常会从专家那里得到启发,不再赘述。
怎样才能朝向中层干部的诗意与远方?
高度信赖:与专业之人,做专业之事,成专业之师;
情智相融:永怀希望,勇担责任,勇于探索,永葆初心。
愿我们都修炼成为一个专业幸福、精神明亮、生命开阔的人,一起走向远方!
(明日分享稿,我一般只喜欢做PPT理思路,不喜欢逐字稿,尤其害怕背稿子。每一次看到郝晓东院长的发言,都有逐字稿。我惭愧了。不管现场用不用,提前准备好,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会议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改掉不写稿子的坏习惯,从这一次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