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每读到有关思乡的诗句,总是没能很好的理解,因为身在乡中。长大了,奔赴外地读书,才能略微体会到一点思乡之情。那个在远方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叫做故乡。
十年减少一百万村庄,乡愁留得住吗?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把一个人往上数三代都是乡村之人。因此,很多人的故乡都在乡村。没错,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无数的村庄形成了我们古老而又淳朴的民风,也成就了我们伟大的国家。
然而最近看到一份报告评论,显示出我们的自然村落每天要消失两百多个,从2000到2010年间总共减少了近百万村子!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数字。其中消失的又有多少个千年古村,历史遗迹呢?这些村落消失的原因主要是大量人口进城务工定居,减少乡村人口,也有因为城市扩张吞并土地。两者同时进行,也就导致了乡村的消失。
是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无可避免,这是时代潮流,可是,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城市化和乡村建设完全无法并立吗?总是会有些互补的地方吧?
记得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美丽乡村建设,只要重视起来,乡村建设与城市化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行政机关也有设置美丽乡村办负责推进此事,近年来的乡村建设也说明了其成效不错,设置了一些国家保护试点,例如湖北的峒山村和贵州侗族的干栏式民居。
最理想的城乡关系当然是一个主城区,周边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美丽村落,风景宜人,城里居民可以去乡村放松休闲,乡村居民能够在城里享受各种基础公共服务。当然这只是一份设置,真正去实现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而现在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城市化在掠夺乡村,在收割乡村土地。商业、工业用地大肆侵占农业用地,房地产也不落于后,乡村就在这一张一缩之中走向消亡。乡村这么一部厚重的古书,还没来得及等我们翻阅就即将被抹去它们的存在,悄无声息的消逝。
村落的确要发展,可不一定非要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才能发展起来。自主进行现代化建设一样可行。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一定需要将村庄大拆大建,尤其是古村落,更是不能大拆大建,它们的发展完全可以依托古朴风格、古老建筑发展现代旅游业,例如有些地方开展的农家乐等形式。同时,要让村民在村庄原本风貌之下,享受到现代化的福利。只有这样才能让村民保护村庄,让村庄留住乡愁。
十年减少一百万村庄,乡愁留得住吗?城镇化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镇,也不是把乡村变为城镇附庸,而是建立起两种相辅相成的体系,留住我们千年的历史味道,也曾添现代元素。无数的文人骚客常有归隐之心,许多城里人也经常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犬之声相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生活。乡村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净土。
留住乡村就是将现代文明紧紧的植根于我们的历史文脉中,让现代文明不至于成为无根之水。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乡村的发展,更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记住乡愁才能记住文明,千年文明的传承离不开千年乡村的保护,毕竟,中国社会从基层看去还是一个乡土性社会。我想,任何人回到家乡,看见处处高楼大厦,处处钢铁森林,都不会有对家乡的亲切之情。
我们的社会从乡村中来,不应该忽视乡村的呼喊,不能让历史的古书悄无声息的消逝。,让未来的我们无本无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