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为迎接扶贫检查,周六加班,到村里入户排查。其中有一个叫迪迪的女孩,今年九月份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刚入学一周,不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哭着闹着不想上学,家长没办法,只好同意辍学。
等我和吕校长到她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说学校老师家访,奶奶急忙出来迎接,又赶紧通知孩子爸爸赶过来,孩子的叔叔也来了,说天冷,在门口燃起了一堆火。
迪迪从屋里出来了,七年级的孩子,也就十二三岁吧。据她奶奶讲,迪迪辍学在家,啥也不干,晚上不睡玩手机,早上不起床,睡到十来点。年龄小,也不舍得放出去打工,再说,打工也没人接收这种童工。
家里人感谢学校一次次派人到家里给孩子做工作,家长也满心希望孩子能返校继续上学,可是,任家长和老师磨破嘴,孩子说啥还是不想上学。
第二次入户,又有两个辍学的孩子需要劝返,明明知道劝返不起任何作用,但这是任务,必须有这个程序。
这次去的是一个叫彤彤的女孩家,本来该上八年级,等我和刘主任去到她家的时候,妈妈在家,她已经出去打工了。妈妈说,这个孩子死活不上学,一会儿嫌老师对她关注不够,一会儿说班里同学排挤她,又说学校制度严……你看,当她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其他人身上却不反思自己的原因时,说明她所说的理由都是借口,她只是找个不上学的理由,让家长同意而已。
我问, “上学对孩子还说,是大事,是关乎孩子未来的大事。孩子现在还小,她考虑问题目光短浅,作为家长,不清楚没知识没技术无法立足社会吗?”
妈妈也很委屈,“孩子大了,不听话,管不了啊,说啥都不听!”
第三个孩子叫小雨,如果在校的话,也该是八年级学生了。当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劝返已经不可能了。这个女孩,很明显化着妆,脸搽了粉,嘴唇涂了口红,还粘了假睫毛。她盘着腿坐在椅子上,抠着指甲,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她的妈妈,一看就是一个有脾气且强势的女人。但是,妈妈说,虽然自己有脾气,但孩子还是不听话。孩子提出来不上学的时候,她先是吵,然后是动手,孩子的脸都被打肿了。可这孩子就是倔,打死也不上。总不能真把孩子打死吧?不上就算了吧!
三个家庭,三个女孩,十二三岁的年纪,本来该在学校好好学习,朝着目标努力。可她们,一个流入社会,两个在村里到处游荡,吃吃零食,玩玩手机。

这些孩子辍学,到底是谁之过?
曾经,我把主要责任归结到家长身上。因为家长的溺爱,因为家长的纵容,因为家长无底线的妥协。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在家里不用早起晚睡,没有任务,没有作业,每天就是吃吃睡睡玩玩手机。没有任何任务驱动,没有任何压力,也没有任何评比,家里人对她也没有任何要求,就是慢慢等着,等到孩子可以出去打工的时候再出去。有这样的安逸的生活,她为什么要去学校?还得努力学习,每天还要写作业,不小心犯了错还得受批评……不用比,在学校也没有在家舒服自由。
曾经,我把责任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可能是班里人多,对个别孩子关注不够;可能是不经意间一句话伤害了那些敏感的孩子;可能是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还可能是校园生活单调,感受不到学习的好和乐趣......
曾经,我把责任归结到社会大环境上。不得不说,按照现在的社会风气,农村的女孩只需要长大成年,然后找个对象,把自己嫁出去,想要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应有尽有。为什么农村女孩子辍学的多?因为她们可以不劳而获,所以,无需有梦想,无需努力。
只是,这些辍学的孩子,最终买单的是她们自己。不吃上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生活不会允许她们一直安逸下去,将来,等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体会到社会的残酷,已为时晚矣。手无寸铁的她们,只能被社会修理,却没有任何反击的能力。
其实,上学这个事儿,不管你学习好不好,哪怕上个职业高中,参加高考,最低也能上个专科,专科还可以升本,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只是,很多孩子,选择半途而废,在最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地鸡毛,低配的生活,还有困难面前的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我希望每一个在校的孩子,能够坚持读书,坚持学习,走上一条阳光大道,走出一个新天地。
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成就自己,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而不是不劳而获,一味向父母索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