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贪吃的月光
王立春
馋嘴的月光
贪吃的月光
看见沙漠吃沙漠
看见草原吃草原
连绵起伏的山峦
被他一点一点吃掉
(也不嫌山上的树扎嘴)
大片大片的池塘
都被他吸溜进嘴里
(嘴角还挂着几条闪光的鱼)
天要亮了
天要亮了
月光把整个黑夜一口
吞了下去
【赏析】小孩子似乎都是爱“吃”的。他们的胃口正好,体力正强,精力正旺盛!所以,在他们眼中,万事万物都可以化身大嘴巴,连月光都逃不掉!
似乎是越想越兴奋,是不是进入了创作的亢奋状态?好吧,最后,干脆把黑夜都吞下去了,总算吃饱了吧!
15.小鸟的家
胡木仁
一棵树,
一栋房。
一排树,
一条街。
一片树,
一座城
【赏析】这是一首爱护动物主题的童诗。
一棵树就是一窝小鸟的家;如果是一排树,无数小鸟在此安家,就好像是一条热闹的街道;再扩而大之,如果是一片树林,那么对于鸟儿来说,这就是一座天堂,一座属于鸟儿的城市。
全诗言简意赅,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突出了环保、爱鸟的主题,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16.小树
拉·法尔哈季[乌兹别克斯坦]
“小树,
你在我们园子里
都做些什么?”
“春天的早晨
我往上长,
长得高高!”
“那么晚上
你在我们园子里
都做些什么?”
“晚上,
我的叶子都成了小手,
掌心把星星
高高托着!”
【赏析】在孩子的《日有所诵》里,有这首诗的踪影,二年级。
全诗以对话的形式,写出了小树的积极、青春、努力向上。
白天,它们吸收阳光和水分,努力生长;晚上,它们和月夜、星空为伴,浪漫活泼。
生活有滋有味,充满了正能量。这样的诗,读来令人心境开阔,不时莞尔一笑。
17.需要什么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木头从哪里来?
需要大树。
大树从哪里来?
需要种子。
种子从哪里来?
需要果实。
果实从哪里来?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一朵花。
【赏析】也许只有小孩子才会有这样清奇的脑回路,但不妨碍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诗。一层层探究,一层层递进,一层层拨云见雾,一层层回到美的终点。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生命的起点呢?诗歌是对美的追寻,希望孩子们多接触这样的好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