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AI一个问题:“流畅”一般用 什么地方?
“流畅”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动、表达或过程的连贯性和顺畅性。它可以用于多种情境和领域,例如:
语言表达:形容某人说话流畅,意味着其表达非常连贯和自然。
写作技巧:在写作中,文笔流畅表示文章读起来通顺,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运动表现: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流畅,说明他们的动作和操作非常连贯且协调。
思维过程: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一个流畅的思维表示思考连贯,不易中断。
技术操作:在计算机或技术领域,系统运行流畅意味着操作顺畅,无阻。
流畅性是评价一个过程或技能是否高效、顺畅的重要指标。
对于AI的回答,我表示赞同。
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课堂评价:“很好,这是一节很顺的课。”“很流畅,完成得很好。”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会有个声音从我心里冒出来:那这节课,学生的获得感一定不高。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是教学内容与学生、是学生与学生的多边活动,教学设计和学生发生直接的关联,如果你的教学设计,在学生那里的表现是“流畅完成”,没有经历知识的启悟、思维的困顿、问题的迷茫、方法的挑战,好比一条平坦的河流,流水平稳流过,没有强烈的撞击,没有起伏的浪花,没有哗哗的声音,那这样的课大抵不上也罢,因为上的话,属于浪费师生的时间,亦或者属于一节表演的课(对那种老师一问学生一答就全而准的课,且只有一个学生将标准答案说完就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课——绝不提倡)。
与“流畅”相反,我很欣赏“磕磕绊绊”的课堂。唯有“磕磕绊绊”的课堂,才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才真正让他们的思维脱离舒适区,在不断向前向高向远迈进。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开课,老师创设情境,“学校农场有一块长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出示带有数据的图形),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问:它们哪个面积大?哪个周长长?这两个图形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周长大家通过计算能得出结论,角度问题通过量一量和推理就能得到,而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不同的结论,也就产生了探究的需求。
在课堂的推进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启发。
学生展示了数方格的方法,一生问:“你怎么就知道不满1格的那两个刚好就能凑成一整格呢?”台上的孩子无法回答,老师让该生仔细观察方格图,该生观察了数十秒,自我顿悟:“这两个的确可以刚好凑成一整格”。这个问题,可以观察,也可以剪拼,也可以推理。孩子产生这样的疑问,通过自己观察解决,得到成长。
两个学生合作展示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后,一生问:“你们怎么能保证剪下来的平移过去就能刚好补上呢?”这个问题直指本质——需要沿着一条高剪。学生也观察看见缺失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那就需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当然,也可以沿着任意一条高剪,拼成一个长方形。一生问:“你们这是用的什么方法呢?”台上两个学生面面相觑,台下老师发出善意的笑。估计学生并不知道什么“割补”,什么“转化”,这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研究思维进行的推理。另一生问:“平行四边形还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这个问题让这一单元的学习有了延续。是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借助了长方形,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图形面积推导可以借助平行四边形呢?孩子们不断的追问,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建构,这是学习的真谛所在。
课堂结束时,让学生来圈一圈你认为重要的板书。预设时,我们以为学生会首先去圈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结果第一个孩子却把整个推导过程圈了出来,第二个孩子圈了方法,第三个孩子圈了“转化”这个词。因为这节课,其实有很多孩子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但对于这个公式的来历,却是盲点。课堂上,孩子们都亲身经历了这一趟:沿高剪-平移拼-找联系,变与不变,用数学思维去理解,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用数学语言去描述,这是一种思维磨砺,更是一种思维提升。
老师们评论这节看似云淡风轻的课,学生的思维其实是暗流涌动。当老师说“下课了”,一生说“不下课”时,便知道这节课,他的获得感满满,思考力爆棚,他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一节真正的课,需要看见学生的磕磕绊绊,看见学生的跌跌撞撞,看见学生“被打倒又爬起来”,如此循环,方能凸显这节课的真正价值。
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小心“流畅”的课,有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