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已经坐下来有半个小时了,可是屏幕中的word文档里,依然还是一个标题。你似乎发现没有灵感了,之前脑海中突然闪现的一句话,出了把它放在标题处,剩下的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你这时候歪着脑袋,想象着那些自媒体时代的写作大咖,满脸既是羡慕又是好奇的表情。
为什么他们总能有东西可写,而我却总是灵感枯竭?
他们一天几千字的文章似乎是信手拈来,而我如果给我根铅笔的话,连笔头都得咬破,却写不出一个字。
这些是很多初学写作的朋友的通病。有时候脑中迸发了一个灵感,可是当想把灵感丰富成文章的时候,又不知写什么了。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有一些技巧可循。
自媒体时代的文章,大众化的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讲道理文章****,一类是****干货文****。
我们所谓的****灵感,通常是在某一瞬间,某个想法触动了我们的脑神经****,这个想法可以是告诉大家一个大道理,或者是给大家讲一些工作生活中的方法技巧。
但这些只是一个道理或者方法技巧,如何把它们扩展成一篇文章呢?
这就需要我们使用一定的文章布局结构。
不同类型的文章,使用的结构不一样。
讲道理的文章,虽然是想给大家说出一个道理,可是大家喜欢看的还是故事。所以在讲道理之前,得给大家讲故事。这类文章有两种结构类型。
结构一: 故事+金句
写作没灵感没关系,掌握这些技巧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这种结构类型先是讲述一个长一点的故事,最后通过对故事的总结,讲出一个道理,通常这个道理能够成为一句金句。
在Spenser的这篇《昨晚,外卖小哥击败北大才子,夺冠中国诗词大会: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文章中,先是花很多笔墨介绍了节目中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比赛的细节及其人生故事,甚至提到了上一届冠军来与雷海为作对比,为得是突显他获得冠军的可贵。作者最后通过雷海为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的人,只要不甘于平庸也可以有诗和远方。****
“(他)教会我们解读并接受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少一些自艾自怨,多一点自在生长。”
这样的文章,在用细腻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之后,在用点睛之笔把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读者在看完之后,就会一拍大腿,脱口说出“哎呀,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我怎么没想到。”
结构二:故事1+道理1;故事2+道理2;故事3+道理3
写作没灵感没关系,掌握这些技巧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这种结构类型中用的都是不同的小故事,分别阐述一个文章主旨的多个方面。
在Spenser的另一篇文章中,作者分别讲了三个故事,一个具有危机意识的普华永道高端人才,一个具有高效率的互联网公司See的创始人以及作者对员工制作ppt打上二维码水印。
作者通过这几个不同的故事,分别阐述了三种现象或者道理,但归根结底,作者是想表明,当今时代世事无常,以前的精英可能不再是精英,而唯有高效、不断精进不已,才是唯一靠谱的人生策略。
这样的结构,能够把一个道理(即文章的主旨)阐述的比较全面,让读者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看下去,最后看完,砸吧嘴,还能回味一番,脑海里想着,似乎作者把这个道理的方方面面都说透了,看来的确是这么回事。
这是对于讲道理的文章,如果是干活文,则适用于另外一种结构。
结构三: 生活/工作场景+引出问题+解决方法
写作没灵感没关系,掌握这些技巧一样可以写出好文章这个场景一定要比较常见,能让读者感到他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引出问题,指明之所以遇到这样场景的本质原因,即问题所在。
最后提出解决方法。给出解决的方法要简洁、条理清晰,同时用不一样的字体着重表示。对于在快速阅读时代的读者来说,这很重要。
本文即是采用的这样的方法,先是描述了一个写作者常会遇到的场景,之后说出遇到问题“没有灵感,不知道如何把灵感拓展成一篇文章。”最后引出解决方法,用不同的结构拓展文章。
讲到这里,把目前比较常用而且简单易学的文章布局结构就说完了,可是还是会有人问,如果我没有那么多故事怎么办。如果我没有那么多道理和方法怎么办?
这个就在于平常的积累,也就是****输入****。同时还得多****思考****,这样才能有****输出****。
一、积累素材
平时我们要多阅读,包括看书,看知名公众号,要把一些看到的好的观点、故事和金句都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库。甚至和别人聊天或者身边人发生的故事都可以当做素材记录。
二、多思考,积攒灵感
灵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从脑子里突然就蹦出来的。它是自己对于平时身边发生的事以及周围的人的思考,是对自己看过的文章、读过的书的分析。当再次某个触发点在思想中碰撞出之前思考的内容,就迸发了灵感。
****因此灵感来自于源于不断的输入内容,加上勤奋地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