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兰亭

作者: 申维希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06:58 被阅读23次

                                        观兰亭

        明净的鉴湖连结着广阔的田野,田野又舒展开鉴湖的支脉,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在耀眼的太阳光下,形成一条条闪闪发亮的光带。大巴车载着我们沿公路两边升起的山峦行进,田野缩小了,鉴湖狭窄了,它随着大巴车一会在眼前,一会又成了活跃的溪流,伴着我们到达兰亭。

        下车左右一看,四面群峰耸立,到处是错落的梯田,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踏着鹅卵石铺成花纹的曲径,在一片“嘎嘎,嘎嘎”鹅的欢呼中来到一个水池边,假山配以雕花石栏,既玲珑而又典雅;几只大白鹅正亢声引颈前来迎接我们,樟树下的三角亭立有王羲之手书的“鹅池”石碑,古人说过:“景物因人成胜概。”兰亭准是因为王羲之常来游览,所以被他人格化了。

        鹅池的北边是一个藓莹滴翠的小山坡,坡上由兰亭,流觞亭,右军祠和御碑亭组建的园林,高树扶疏,曲水平岗,蓝墙灰瓦,青石铺路,乌黑柱廊对着碧莲红花,半池清水收尽四面群山,山野中显出书卷气,书卷气又和着稽山镜水特有的乡土味。

        兰亭的顶子是一串圆珠叠起来的,四个飞杨的翘角像昂首的龙望着蓝天,亭内“兰亭”二字行楷端庄,相当醒目。

          晋右军将军祠在东面,自成院落,园内有一清池,这就是王羲之洗笔的“墨池”,墨池上的石桥两廊相通,墨华亭墙上镶嵌着历代文人的字碑,跨进祠院正厅中间一幅王羲之画像,两边是王羲之的传本墨迹。

        人是要休息和会亲朋好友的,流觞亭前面的曲水池再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描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所谓修禊是指旧历三月三临水洗濯,除去宿垢,祓除不祥的传统节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献之等人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在这天举行了一次春游的赛诗会。

        流觞亭后的御碑正面是康熙书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阴是乾隆游兰亭时七律一首。

        欣赏兰亭让人回味无穷,辞别时,白鹅又嘎嘎叫起来,对了,右将军爱鹅爱得如此深切,不是因为好玩,羲之观察鹅掌划水泼水使他悟到了握管运指的技巧,《兰亭集序》中二十多个“之”字,字字架势不同,得益于白鹅的埋首理翅,或引颈前趋,或昂首远顾等几十种优美姿态。

相关文章

  • 观兰亭

    观兰亭 明净的鉴湖连结着广阔的田野,田野又舒展开鉴湖的支脉,那...

  • 无关

    独坐兰亭嬉戏间,环望天边云暗淡,微弱七里“起风了”,不思不想亦无观。

  • 临摹兰亭序,圣教序一点体会

    文/王德敏 今天对兰亭序冯承素双构版,放大欣赏,发现几个有趣的问题,1,冯版兰亭临摹的丝丝入扣,纤毫毕观,应当是真...

  • 《莫之小草书》题张子石临兰亭卷(钱谦益)

    往吾友程孟阳汲古多癖,常宝藏“兰亭”一纸,坐卧必俱,以为真定武也。等慈长老居拂水,亦好观“兰亭”,孟阳端席拂几,郑...

  • 薇语小诗▪兰亭雅韵古流传

    【原创】风致语焉 丹青翰墨诗乐赞 兰亭雅韵古流传 心性善,礼德范 儒释道学汉风观 风雅高洁...

  • 兰亭临帖,提笔等你回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兰亭,这个一听名字就让人神往的地方,王羲之写得如此曼妙、随性。那是兰亭,写意兰亭,笔...

  • 兰亭临帖,提笔等你回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兰亭,这个一听名字就让人神往的地方,王羲之写得如此曼妙、随性。那是兰亭,写意兰亭,笔...

  • 兰亭临帖,提笔等你回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兰亭,这个一听名字就让人神往的地方,王羲之写得如此曼妙、随性。那是兰亭,写意兰亭,笔...

  • 夜读《兰亭集序》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撰写的《兰亭集序》是古今传颂的名篇。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

  • 【祝英台近*呼唤】

    望兰亭,观岸角, 山远雾缠绕。 柳叶稀疏, 荷瘦也衰倒。 苍穹遍野荒芜, 孤身独伫, 看归路、依然飘渺。 可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兰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rwy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