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423/f2d6b05626eb826e.jpg)
午饭后溜达公园,的确是件惬意的事。在熙熙攘攘的办公间,忙忙碌碌的工作之后,有这么一个小地方,足以消除各种不快乐。
《目送》看完,特别想写写读后感。头脑里开始交织各种场景,各种思绪以及各种感悟,汹涌澎湃。提笔开头,却始终没落下一个字。心中尚有千千结,何以笑劝同病人?
真有点不自量力。
很多事,不愿意再提,甚至回忆都吝啬。正像《我与地坛》里的情愫,有些事不是忘了,不是不愿回忆,而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没人愿把苦难津津乐道。
《目送》一路上,磕磕绊绊,承受的压力也从那时开始。突然的坏消息,突然的好消息;突然的事情,突然的情绪;突然的觉得自己扛不住,突然的开始埋怨世道,埋怨老天;也在一阵暴风雨之后,突然的开始学着平静。
扛不住的时候,在群里发牢骚,岂不知我的满肚抱怨在病友身上是双倍的。他们比我更想抱怨,更想报复,更想撕开真相去深究:
为什么是我?
是啊,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
我想了上万种理由,甚至祈盼神灵,也未可知为何选中了我。就像地坛旁边那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在那个狂妄的年纪,倔强无奈,痛苦可怜,不甘却也只得屈从在轮椅勾勒出的“脚步”。
但,他无疑是胜利的,屈从不屈服,苦难的威逼下,他用轮椅扎出一条独属于自己道路,而且越来越宽敞。
那我呢?又回到刚才的疑问,为什么是我?哦,我的双腿还能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我的双眼还能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的鼻子还能嗅到芬芳的花草香和裹着泥土的苦涩;我的双手还能触摸淡墨香的书页,捡起落下的花瓣;我的双耳还能听到唧唧喳喳清亮的鸟儿爱情奏;我的大脑还在转动不停,而且比之前更加敏锐。清风拂面,杨柳依依,它温柔的双手,托起我倔强的脸颊,甜蜜的诉说,内心此刻无比平静。
如果生命终归会停泊在茫茫天地另一头,在那里与宿主相遇,若也能卸下那份不甘,
轻道:你来了。
若真能这样,也算不错。
第一次在“简书”发文,虽然也有自己的公众号,时而发发小感悟。很俗套,希望和大家成为文字朋友,在修行的路上彼此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