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战役前五年
高卢战役进行到了第五年,前三年都在高卢境内不停地在高卢各部族与日耳曼人之间征战。
“高卢人是流言的奴隶,他们总是相信添加了自己期望的流言。”
这是恺撒对高卢人的总结,他们总是在战败后求和,见到有强力部族进攻罗马人时或罗马军团处于弱势时又撕毁和约起儿反之。面对这种反复无常的状态,恺撒采取了两个行动:
首先,架桥渡过了莱茵河来到东岸,以罗马的高超技术吓跑了东岸的日耳曼人,也给莱茵河西岸的高卢部族营造舆论影响,企图令他们不敢再做墙头草。
其次,进攻不列颠岛,以图切断时不时前来支援高卢部族的不列颠部族。
即使面对这些未开化民族的毁约,恺撒仍旧初以文明的方式对待他们,因为他看来:文化是个人的东西,要怎么看是个人的自由。然而,文明却是人种、肤色和习俗习惯不同的人全体互相解除时的必要规矩,不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喜欢去做。即,文明就是生存必须遵守的礼节。
后世有学者将恺撒远征不列颠岛与渡过莱茵河等同,但其实当时的恺撒对此出于完全不同的打算——远征不列颠并不为了征服,而是让后世的罗马人知道它的存在理解它的价值,为未来成为罗马行省种下一颗种子(这一个种子在一个世纪后开花了);渡过莱茵河的目的在于阻止居住在莱茵河东岸的日耳曼民族侵略高卢,因这才是罗马真正的防卫线。至今,英国人仍嘲笑德国人是河对岸的野蛮人,而德国人自己也常以莱茵河为界,定义西岸的优越与东岸的野蛮。看来要想了解现在的欧洲,确实一定要读罗马的历史。
第一次失败
这五年恺撒几乎战无不胜,唯独第五年结束从不列颠岛的战役回到高卢后由于小麦的欠收,不得不分散过冬的恺撒军团受到高卢部族的攻击。其中因军团长萨比努斯的肤浅误判整个军团覆灭,恺撒损失了9000名士兵;而西塞罗弟弟带领的军团誓死坚守营地士兵们各个负伤。前来救援的恺撒成功击退了敌人第一时间前来探望士兵,一个平日十分注重仪表的将领,胡子没刮头发蓬松的出现在士兵们面前,逐一叫出每个士兵的名字、褒奖他们的卓越功勋。士兵们失去了9000名战友,恺撒认为安抚士兵是第一重要的事,他甚至亲自与他们交谈。这样的将领应该很难不令士兵们拥护吧。
为什么恺撒可以安心在远离罗马的高卢打战?
不知他多年前建立三头政治的时候是否已经计划好自己会远征高卢,需要靠这个强强联合以稳定及巩固在罗马的控制权。但无论如何,他建立的三头政治及安插在罗马的人的的确确起到了作用,使他可以后顾无忧地决战高卢。
为什么恺撒越打越有钱?
恺撒向高卢的征战并未得到元老院的同意,故恺撒基本都是自费组建军团,高卢战役的第四年,恺撒因被庞培在罗马兴建的庞培剧场刺激也开始大规模开展首都罗马的公共事业,当然也是自费。你可能会不禁发问负债累累的恺撒哪里来的钱?又是向克拉苏借的吗?这次还真不是。三头之一的克拉苏为了赶超恺撒与庞培名声与辉煌战果,即将东征叙利亚的他已将私产变卖以全力备战。那恺撒的钱究竟是哪来的?答案是——自己赚的。
恺撒北上征服高卢,将高卢的通商权卖给了罗马商人,这当中应该涉及通商期限,使得恺撒有了稳定的收入。
但也许他最初的动机并不是使自己赚很多钱,而是希望通过罗马化高卢本土以确保罗马的安全保障,历史证明罗马的同盟与行省都在罗马化之后安定下来。在恺撒看来罗马化就是文明化,比起让被征服者读精神著作,经济通商才能完成这项使命。当然,这个做任何事目的都不会只有一个的人,也许在一开始就料想到了所有的好处。
他对金钱并不渴求,他并没有打算要将他人的钱据为己有,而只是单纯地没有区分他人与自己的金钱罢了。他的举动是以每个人都是为了帮助自己的观点为前提而行动的。他对金钱的超然态度往往也能够感染债权人,从而使债权人没有任何不安与担心。他的泰然自若令我惊叹,他就是那个有名的恺撒。
恺撒,一个不轻易流露私人感情的人
高卢战役的第四年和第五年,恺撒分别失去了母亲与女儿,也许他万万想不到几年前的一别就是最后一面。但在他的高卢战记中却只字不提,字里行间也没有半点蛛丝马迹。想起他在18岁时拒绝苏拉令其与秦纳的女儿离婚时的理由——在恺撒看来即使是拥有绝对权力者,也无权介入他人的私生活。恺撒是一个公私十分分明的,不在战事中显露任何私人情感自然也能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