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点多,大部分师生已经离校。我也正准备拎包回家时,杜老师冲进办公室急急地跟我说,青青老师,你们班JP和YR打架了,你快去看看。
我小跑着赶去,心想,为何总是在我暗松一口气的时候蹦出来点事来呀。
中庭里B老师正拉着JP,JP妈妈也在一旁,还有SH老师。两个孩子都异常激动,还打算“奋不顾身”地抄起旁边的物品继续“复仇”,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委屈和报复的决绝。
两个大男孩都属于遇上事情容易有情绪的,上一学年他们大大小小的矛盾发生了很多次,后半学期几次大一点的冲突后开始学会表达情绪,请他们说出来“你这么做让我不舒服”,而不是带着这种不舒服做让对方更不舒服的事,同时也明确告诉他们学校里打架的后果。这么做之后情况改善了很多。
因为有之前跟他们沟通的经验,即使看到孩子们都如此激动,跟我差不多高的大男孩,手里还拿着东西准备继续干仗,B老师和SH老师一直在旁守护劝架,我却很确定孩子们可以平静下来解决问题。
向往常一样,我请他们坐下来聊聊发生了什么,两个情绪激动的大男孩刚开始还是大声吼叫,互相指责,却也极力控制着自己冲上去痛快揍对方一顿的冲动。
以我的经验,这种情况下绝不能先指责批评他们,也尽量不要碰触他们的身体。首先,他们的情绪一般都是因为自己的委屈无法表达,这时候老师要非常平静,没有情绪,听他们说。你可以大声说话,因为他们声音太大,你的声音需要让他们听见,但不要有任何评判和情绪,让他们感觉到你是来帮助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批评谁的。其次,这种情绪失控的孩子身体被碰触时,会直接从身体上给出对抗反应,会放大他的负面感受使事态升级。但如果为了避免他伤害到其他人而控制他时,一定要安抚他,这么做只是要他停下来不要伤害到他人,并非要伤害他。让情绪降到“沸点”以下才可做后续的工作,千万不要再给情绪火焰加温。
我告诉他们,绝对不能再动手,也不能用手指着对方说话,也不能用攻击性语言,只说自己的感受。
随着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回溯事情的发生,两个激动的男孩渐渐把情绪从失控状态拉回来,坐下来聊各自的想法,整个过程将近一个小时。
刚开始他们各自咬住对方打了自己几下、自己如何吃亏来争论。我问,最开始为何会用棍子打,是什么原因。他们又争论了半天,混乱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我明白原来是一个人用扫把向另一人虚晃吓唬对方,被吓唬的人不甘示弱也吓唬回去,一来二去,吓唬的人没打到,防卫的人反而打到了对方,事态升级就打起来了。
我问,你们被吓唬的时候虽然没被打到,为何反而防卫的时候打到对方,是为什么?孩子们说因为害怕,担心不防卫会吃亏。
我说,原来是因为心里的害怕而做了实际的伤害,对吗?两孩子都确认是这么回事,JP说“哦我明白了,潜意识的害怕让自己行为不受控制,失去理智”(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吧,这个意识那个意识的我也没全听清:P)
找到了原因,也都平静了,XR就想就此结束。JP说不行,就算找到了原因事情还是发生了,还没解决(点赞:虽然情绪激动,思路还是很清晰的,也知道自己的情绪还没有过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说,没错,需要搞清楚那到底是谁错了,错了的人该做什么?这两孩子都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也超好,然后他们就开始回忆事情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到你用什么物品哪只手什么动作打了我哪个位置,在图书馆追着了几圈碰到谁做了什么反应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中间我实在忍不住打断他们不要太细节,被无情地反驳,一定要从头到尾回忆一遍…
好不容易他们终于回忆完了,互相道了歉。我给他们讲了最近发生的宝马车主打人反被杀死的案子(只简单说了过程,没说判决结果),告诉他们心中的恐惧能让人完全丧失理智而做下后悔莫及的事情,而那个给别人带来恐惧的人本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却失去了生命。
两个孩子听了很触动,我们还一起总结了,一个虚晃的动作的使人害怕,然后引起了实质的身体碰触,继而越来越严重打起来不受控制,就像滚雪球一样,最后越滚越大最后一下炸开产生巨大破坏力。
我问他们那怎么办?他们说最好的办法别产生雪球,或者至少要让雪球在可控范围内停下来。他们还主动提出,要把今天的过程在周五班会上分享给所有同学,提倡大家都不要产生这样的“雪球”。JP说,这就是“雪球效应”。
我说,不错,打了一架发现了雪球效应,终于可以愉快地回家了!
两孩子这次啥话没说,拎起书包走了,看得出他们很轻松。
我也很愉悦,替他们解决问题or引导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选择后者,虽然慢一些,但最终会开花结果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957213/24f9632ecc1949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