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73286/690a9abd9d778a00.jpg)
当亲情遭遇病魔
——《白色记事簿》故事分享
刚刚40出头的林音病了,被医生诊断为“骨髓纤维化”,需要进行骨髓移植。
林音四十多岁,从事科研工作,丈夫老甄在公司任职,女儿上大学,按理说,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三口呀,可是,病魔却不知不觉地降临了,让他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
医生说,对于林音的这个病,除了骨髓移植,没有别的办法。丈夫老甄说,费用不是问题,希望可以尽快安排手术。但是,医生说,合适的骨髓配型很难找到,有的甚至一直都等不到。
阴霾越来越浓烈,压的他们一家喘不过气来。
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骨髓呢?
医生说,一是在中华骨髓库登记,但如大海捞针,成功率很低;二是动员所有亲属做配型。老甄说,他和女儿囡囡可以去做配型。
但是,医生说最理想骨髓配型是双胞胎兄弟姐妹,如果没有双胞胎兄弟姐妹,普通兄弟姐妹的成功率也很高。
老甄和女儿囡囡,还有林音的哥哥和弟弟做了配型。结果很快出来了,女儿和老甄的只是“半相合”,而林音哥哥和弟弟的配型却是“全相合”。
得知这个消息,老甄立即激动地把这一消息通知了读大学的女儿囡囡,隔着长长的电话线,都能听到电话那头的狂喜的尖叫。那晚,他们一家三口欢呼雀跃、激动地抱在一起,直到该熄灯了,这种快乐还在继续。
似乎,他们头顶的阴霾就要散去了。
医生办公室里,林音的哥哥和弟弟听完医生对骨髓移植的介绍,两兄弟不说话了,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老甄一再强调,“经济方面好说,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最后,哥哥慢悠悠地发话了:“提钱就见外了,谁不想救二妹呢,只不过兄妹里我年纪太大,不是最好的选择。”
话音刚落,三弟立刻回应:“捐骨髓再安全也有万一,我的孩子可还没有成年呢?”
老甄不断地提高价格,但是,兄弟俩默契地再也没说啥,一致表示:回去再考虑一下。
只是,从那以后,病房里再也没有见到两兄弟的身影。
林音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两只手从最初的苍白,到因为皮下出血而变得斑驳……
林音走得很平静,老甄和囡囡一左一右拉着她的手,在她的耳边轻轻说:“下辈子还要做一家人!”
故事看完的时候,不知道心里应该想什么,只知道脸上爬满了泪水,怎么都止不住!
是为老甄对林音的深情,还是为兄弟俩看着自己亲姐妹被病痛折磨,而不伸手相助感到难过,还是为如此年轻的林音离去感到遗憾,还是为亲情遭遇病魔竟得到这样的结果感到悲哀……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或许,我们不能谴责什么,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是,心里有点堵,不,很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