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到这样一件事儿,妈妈感觉孩子课外班的课时扣错了,想找老师问清楚。而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却阻止妈妈去问,生怕给老师造成麻烦,担心老师因此就不开心不喜欢自己了。
我们会诧异: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会顾虑这么多?如此害怕冲突、这么在乎别人的眼光…我们的孩子经常出现这样的表现,可能与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讨好型人格,我们都有听说过,孩子表现出:害怕别人不开心、不自觉取悦别人、怕给别人添麻烦、在乎别人的眼光、玻璃心、害怕冲突、不擅长拒绝、不敢提要求、容易愤怒、不敢欠人情…当孩子符合上面列举的3点以上,那我们就要留意孩子是不是有讨好他人的倾向。
和大家一样,我也是一位母亲。看到这样的孩子不免会心疼,作为家长,平时怎样与孩子相处才能避免孩子活的这样紧张呢?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了过于讨好他人的行为,那我们怎样和孩子一起调整呢?
孩子出现经常担心一些事、害怕一些事,恐惧可能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和父母的“威胁”。
比如父母为了控制局面会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收拾玩具,我就扔了;你再考这么差,就指望我给你买什么生日礼物了!被父母威胁惯了的孩子在与人相处里,就会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慢慢的就会越来越自卑懦弱了。
1我们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才会觉得自己重要
我们可以留意一下自己有没有在公共场合骂孩子;或是当着老师的面数落孩子;还有就是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儿去比较自己的孩子,比如说: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
当我们做父母的,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在他有做的不太好的时候,如果不能以尊重的态度与他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不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也就学不会自重。当孩子觉得自己值得被尊重的时候,也就不会轻易为了别人去委屈自己。
2看得见孩子每一次小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很多小的事情,日积月累形成的。因为不断的被父母看见,他才能正视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也是很棒的个体,那么孩子也不太容易去妥协和讨好别人。
3你的价值,不再于被别人认同,被拒绝不一定是别人讨厌你。
如果有人不喜欢和你做朋友,别自责。就像有人喜欢吃香蕉,有人不喜欢吃苹果一样,不代表苹果不好。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你,也没有人知道你的潜力有多大,更没有人能够完全体会你的感受。所以请告诉孩子:不要过度在乎别人的评价,别人不能定义你以后的人生。跟随你的内心,勇敢做你喜欢做的事,相信自己你会是自己的主人。
和孩子一起正确的认识被拒绝这件事情。别人拒绝你也许只是他做不了或者不想做这件事情,并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不要过多去猜想关注他人的情绪。
4优先考虑自己的感受,勇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永远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不叫自私。你只有照顾好自己了,才有余力照顾别人。
勇敢表达你的想法,即使你的想法和大家不同,也要勇敢表达出来,真正爱你的人会认真倾听并理解你的每一个想法。给孩子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肯定他表达的勇气,鼓励他下次多发言,让他感觉自己被尊重。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不能为了讨好别人就放弃自己的利益,否则总会让别人更多伤害自己的机会。
5如果你感到不舒服不愿意的时候可以拒绝
你看妹妹哭了,赶紧把玩具给妹妹。你当姐姐不能这么自私。分享一定是建立在孩子快乐的基础上,如果不快乐,孩子就可以拒绝。否则的话他就会迷迷失自我,总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自己走。
任何时候只要你不愿意,或者是让你感到不舒服,你都可以拒绝,我们要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边界感,哪些事情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要求是需要拒绝的,有偏见感的孩子更有勇气表达自己被欺负时不会选择退步忍让。
6多让孩子做选择。
今天白天穿什么?晚上吃什么?周末去玩什么?报什么兴趣班?多问孩子的意见,孩子的决策力一旦被锻炼出来。在小朋友们中间采用更多的一个话语权。有自主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有主见,不会随便依附别人的想法。
7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爱
一定要多跟孩子传达我爱你。你会无条件支持保护他,不会因为他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和要求而减少。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的就是真实的我,我可以大胆的做自己。
写到最后我想说,其实我就是那个长大了的讨好型孩子。今年的我35岁了。我才开始学习,察觉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跟朋友一起出去,问我想吃点什么,我总是会顾及大家的想法,觉得让我确定吃什么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我害怕我选择的大家不喜欢吃,不选择应该就不用承担被评判的后果了吧。我的生活犹如在大海中蜉蝣一般,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总是被动的活着。我长的确实是有点儿慢了,醒来的有点儿晚,但想想也没关系,最起码在醒来,就还有希望,这是最让我欣喜不过的事情了。
望每个曾经的孩子(每个长大的成人),现在还是个孩子的你,多些些勇气,我们都有机会看见另一面本真而美好的自己。加油✊
第9期书评影评写作特训营,第16篇,字数1954,共累计23067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