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真的吃饱了。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嘛,你又不是我的肚子,怎么能知道我饱了没有。”
当茜茜又一次对我说同样的话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我自己在探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
然后也会告诉孩子,“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妈妈觉得冷的时候,你不一定会觉得冷。我们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可是到了真正生活事件中的时候,我又回到原形,又忘记要尊重感觉了。
为什么呢?
同样是吃饭是事情,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和同事在餐厅的对话。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从来不会剩饭,不论是在家里、外面、餐厅或是饭店,从来都不会(当然身体不舒服或是其他特别原因除外)。同事说,她也是这样。似乎我们都忘了吃不完还可以剩下来。
我们在餐厅讨论,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很多时候,餐厅的饭确实不好吃,大锅饭,想必有在外求学经历的人都感受过的。
另一个是即使剩了也没有人会管我们的。可是我们还是不会剩饭,亦或是不敢?
同事说到,小时候,她妈妈总会要求她把碗里的饭都吃完,不论什么样的理由:还没吃饱;今天做多了;吃了不可惜,剩下倒掉多可惜;剩饭不好;吃不干净,将来嫁人的时候会找个满脸长疤的老公;......(亲爱的们,看到这里,你有几条中枪的呢?)
我想起来小时候妈妈经常说的两句话:吃了不可惜,倒掉多可惜啊;碗底还留着那么多米粒,将来会嫁个满脸是疤的女婿。
所以,为了珍惜粮食;为了将来找个脸上没疤的对象;为了...... 我们已经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胃了。
总之就是一条,剩饭是不好的,不对的,不可以的。因此,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盛到碗里的就必须要吃完。
大多数时候,我们似乎就生活在这样的习惯中,生活在这样的条条框框里,生活在这种隐形的规则里。
可是,这些规则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它们就真的就没法改变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些每天影响我们的规则。
在百度百科里,“规则”的解释是“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
今天,我想抛开这抽象的、说明性的解释,运用最近学到的萨提亚关于家庭规矩(以下简称“家规”)的一些内容,来探讨一下规则在我们家庭生活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帮助我们去发现我们所遵循的这些生活规则是怎样每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的。
我第一次接触到家庭规则,并进行了一些探索的时候,真的是有种很惊讶的感觉,自己确实每天遵守着一些从未意识到的规则,希望这样的探索也能引发你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萨提亚中关于家规的理解。
通常我们说到家规,总觉得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的家风、家训。萨提亚提到的家规,不是这样的,它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内在规则。
家规,是每个家庭必有的,是用来维持家庭秩序的。
我们最初出生的时候,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来成长的,只能按着爸爸妈妈(或是其他抚养者)的预期来应对这个神奇的世界,应对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思想和感受。而这些应对的方法,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我们的生存法则。
这些都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无形中学到的。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记得我们是怎么学会这些法则的。而这些我们最初在原生家庭中学来的法则,已然形成我们的习惯,并且自动化地运行在我们的生活中,即使我们长大离开我们的原生家庭,自己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或是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这些法则依然在影响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那么,到底何为家规?我们怎么来识别自己的家规呢?
凡是带有“一定”、“必须”、“应该”、“永远”“绝对”“总是”、“从不”、“不应该”等等字眼的句子,都可能和我们的家规有关。
比如我在课堂上探索到的我自己的家规:
1、我绝对不能碰别人的东西。
2、我应该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不能浪费。
3、我应该快点把饭吃完。
4、我应该永远不打扮。
5、遇到事情,一定不能哭。
6、我必须好好学习。
7、绝对不能乱花钱。
8、我应该总是很快乐。
9、女孩子绝对不能抖腿、晃脚。
.......
家规反应了我们的家庭状况。
我们的家庭氛围是什么样的?健康、开放的?黏着的?还是疏离的?
家规影响了我们在压力状态下的沟通型态。
我们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还是打岔型?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一致性沟通呢?
家规忽视了我们的感受的感受。
比如说,我上面列出来的第五条,一定不能哭。哭是因为自己难过。而在家里边,哭却是不被允许的,渐渐地我也就觉得哭是不对的,难过是不好的。我对自己的难过是不接纳、不允许的。或者说,我对自己的难过感到很羞愧。这个羞愧就是感受的感受。
在家规中,这个感受的感受,通常是被忽略掉的。
家规也影响了我们的观点。
比如上面第四条,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允许打扮的,因为打扮会分心,会影响学习成绩。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都认为,爱打扮,穿的花里胡哨的都是坏人,都是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不认真工作的大人。直到自己要参加工作了,要出席一些特殊场合的时候,发现自己连好多化妆品都不认识,衣服也不会搭配。这个时候,其实这个家规就变成限制性的,影响我生活的一个规则了。
这儿也涉及到了我们 要讨论的一个概念,关于家规的类型。
有些家规是外显性,也有些是内隐的。
有些家规是发展性的,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生活的。
也有些家规是限制性的,可能在我们小的时候会保护我们,而等长大以后就会限制我们的发展。
这些限制我们发展的家规,萨提亚也把它们称之为落伍的家规。
这些落伍的、强加于我们自己的、动弹不得的规则,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怎么办呢?
萨提亚运用了家规转化,将这些落伍的僵化的规条转化成有弹性、有人性的生活指引。
下面我就将我在课堂上关于家规转换的例子说一说。
我选择的就是上面说到的影响我日后观点的那条,我应该永远不打扮。
我应该永远不打扮。
转化一:
我可以永远不打扮。
转化二:
我可以有时打扮。
转化三:
我可以打扮,当我想要打扮的时候。
我可以打扮,当我出席一些重要场合的时候。
我可以打扮,当我准备出门的时候。
我可以打扮,当我开心的时候。
我可以打扮,当我想要打扮的时候。
也许有朋友会问到,为什么转化三,“当......的时候”,要做五次呢?
萨提亚女士曾经说过,一个选择不是选择,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
其实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是最少要做三次,但是我在做了三次的时候,身体还是很紧张,没有放松,所以又继续往下探索,结果绕了一圈,又回到了第一次的场景中。
写出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情,可是要真正做这个练习或者说是要真正转化我们的家规,是需要一些时间的。需要我们和自己的内在链接,慢慢体会自己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的身体变化。
老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会有引导,身体哪里最有感觉;深呼吸,接触内在最深的自己,闭上眼睛从头到脚扫描自己,尤其是.......(之前身体就不舒服的地方);谢谢你的身体,谢谢自己的内在;谢谢自己。
课堂上,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旁边也会有伙伴来引导和记录当事人当时的身体反应。
我在说到“我应该永远不打扮”的时候,喉咙到胸口的位置一直在发紧,感觉很压抑。
随着转化的进行,身体紧张的部位逐渐下移、缓解。
到我开始想“当......的时候”,头有些晕,手心发热、出汗。
一般在说到三次“当.....的时候”,大家的症状就会有些缓解,而我却不行,身体还是有些反应。
到第五次的时候,才感觉放松下来,身体有些通畅了。而第五次和第一次说的是一样的情况。
课后我们小组去请教老师,老师说可能“当我想要打扮的时候”,其实是我自己最在意也是最不敢面对的答案,所以即使第一次鼓足勇气说出来,还是不敢去面对,身体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等到第五次的时候,才逐渐的放松下来。
在这种抱持、安全的环境中,在伙伴们的带领和提示下,我完成了家规转化,身体放松下来,这个家规背后的信念也松动了一点点。
其实在我快要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就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想要学习去化一点点淡妆,但是也没有付诸行动。
今年正月参加了一个关于形象管理的工作坊,在这个工作坊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一点点接受化妆,学习搭配衣服。
而这次的学习,让我通过对家规的探索,真正明白了自己一直不敢化妆,不敢去面对的背后的原因。
回到文章开头,我和同事的对话,茜茜对我的提醒,这些都是“我应该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不能浪费。”这些家规在“默默地”指引着我。当然我这里说的剩饭,不是要浪费,而是说要尊重我们自己的感受,吃饱、舒服就好,很多时候确实是在自己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吃进去,反而会很不舒服。现在我自己也有觉察,然后在盛饭的时候,就会注意少盛一点,或者是在做饭的时候,就会计划着去做。
生活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一丢丢的改变中,一点点的松动中,变的越来越美好。
亲爱的朋友,关于家规,你有想到与自己原生家庭有关的一些规则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如果你能将一些僵化的家规进行转化,那就更好了。
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