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的“乡土中国”为何烟消云散了?

原来的“乡土中国”为何烟消云散了?

作者: 五品宅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00:03 被阅读0次

    随感

        现代中国,因为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自我父母那一辈,在改革开放新中国刚刚发展伊始,为了生活,纷纷去到外地务工,也是这样悄然的开始了他们的人生转变。

      我的叔叔伯伯中有许多这样的人,有的是读了大学跳出“农”门,也有在外艰苦“打工”挣的辛苦钱,他们当初都有着最淳朴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出人投地”;终得一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在大城市立住脚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然而,最淳朴的“人情”却不见了。他们这一辈的打拼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我小时候听奶奶故事里的记忆;

     小时候的我只知道听故事,只知道他们是亲人,并不知这划时代的一辈人中,变化更多的是人性。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道:中国的家族社会是由血缘和宗族维持,这种关系自古以来很难被打破;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这种“乡土情”像在慢慢变的模糊,可能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可能是人与人交往后所得的病症,又或许只是“人为意向”的我不想与你交往罢了,因为你之与我没有过多的“交往价值”。

     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偶尔听到父母讨论与哪位亲戚借钱亦或是借用关系帮忙说个话,做个事,都是百般求助,而后结果也并不如人意,那时候我经常问父亲:“他不是你的亲人吗?为什么他不愿意帮助你?”父亲以前从不回答这个问题,在我闹腾非得求个结果下反而训斥我:“大人们的事情,你们小孩子不会懂。”当时的我怎么能理解到父亲的意思,父亲在几个兄弟中属于脾气最好、心肠最软的人,可能这样说会有些许的不公平,之于家庭,任何父亲对小范围“家庭”,总是无微不至的。

      不过话说大一点,人与人交往,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利益互助还是可以依靠的港湾?如果说是利益互助,那在家庭交往过程中的“你不请,我不愿”的现象也就能理解了,因为除去血缘关系,我们好像也没有任何关系。如若是依靠的港湾,现在很多连父母都不愿意赡养又何来港湾呢?

      有句老话我是很赞同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本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家里的老人走过的路比你多,知道的道理自然也比晚辈多”在生活中,老人会给予下辈很多建议,让下辈的生活更好些,更轻松容易些

     以往,宗族血缘是维系家族关系的不二法则,现代,仅存的“父母”是维系一个大家庭的纽带,很多时候,家庭中的老人都逝世以后,这种原本好似紧密的血缘关系便随之崩塌;

      在现在社会,将“人情”开始不知不觉的划分好像成了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或许你没发现亦或是发现了不敢承认面对,为了心中最后的赤子之心,保留了欺骗自己本心的最后一点能力。

      在家庭交往中,除了与你“至亲血肉”的父母兄弟姐妹,其余的连带的叔叔阿姨家的“亲戚血缘”渐渐变得疏远;我们都会认识这种关系背后的变化,但是很少会去想为什么变了,怎么样才能回归本真的淳朴,是交往压力大么、还是生活很忙,抽不开时间来维系这本该自然而然的情感。

      是什么让人性产生变化,又是什么让祖祖辈辈的交往不信任感和自私感不断增加,这恐怕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说上很久了。

      人情冷暖,遇事自知,你不过是没对经历一些人情冷暖,才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你可曾想过,原本让你感觉寒冷的,并不是你所谓的“家人”。或许你在很多时候吃了苦,那时候的你为了不然父母担心,选择将这痛吞进肚子里,你慢慢学的会处事,会变通,但是你的那份儿初心,那份当初为了保护家人的初心被你丢在了何处?

      我的本意不是想批评那些淡薄的“血缘亲情”,也许,我并不知道,可能我也会踏上上辈们的老路子,但我只愿在这里提醒自己,要学会爱那些该爱的人,正如毕淑敏所说,我们要记得每时每刻提醒幸福。

     也许,交往是互相的,价值也是互相的,你之于别人有什么价值?这可能也是青年时期的你慢慢在探索的东西。无论是利益还是感情寄托,有形亦或无形的价值,都需要我们去反思,假若一味站在道德制高点好像在进行一场心灵鸡汤似的呐喊,那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2016年11月28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的“乡土中国”为何烟消云散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ka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