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丹丹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作为观摩者全程参加了内训。
主要是对即将上岗接单的8位伙伴再次进行深度培训,模拟演练在客户家现场服务的场景,分别由两位优秀学姐月勤和孟月亲自扮演客户,同时二位学姐作为优秀整理师,给予现场全程耐心细致的教学指导和陪伴。
内训持续一整天。
上午是两组伙伴的实操演练和复盘,每位参与者和两位学姐都被邀请发言,指出肯定和不足,结束时已近下午2点。
午餐回来后,孟月学姐又全面展示、详细介绍了她自己上门服务所带的工具,强调了诸多注意事项。
看着她那满满的装有五花八门的工具箱,心里不断发出“哇塞”的惊叹,一位妥妥的职业整理师的风范啊,彰显出专业、敬业、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
月勤学姐那强烈的服务意识、熟练的叠衣技能、自然流畅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的很多细节,包括服务流程、角色定位、自身岗位职责、与客户沟通技巧、伙伴间的协调配合、整理效果呈现、团队意识和大局精神。
最深的印象是,北分一直践行着让每一个人都被看见、被鼓励的宗旨,让人感觉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团队和大家庭,有你们在真好。
无复盘,不成长。
下面梳理一下我记录的零散笔记,便于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1. 艺恩整理和叠宜叠基本没有区别,按照流程走。
2. 上门前的线上预采很重要。
要第一时间联系客户,确认服务时间、地址、邀请加微信(如果不加微信,只能拆盲盒了)、拍照片发过来(可看物量、看空间),看是否够时,不够时提前告知,让客户有心理准备,交代还要现场清空衣物,等说明事项,必要时邀请客户事先筛选衣物和添置收纳体。
这样既安抚了客户,又提前了解了区域,助力制定方案和上门服务。
3. 敲门入户自我介绍后,其他人不说话,默默换鞋换衣服,集中存放在自带塑料袋中,放置门口。
之后便会进屋巡视,整理师便会手动一下衣物,了解物量,必要时用卷尺量尺寸,确定收纳体大小形状,确定够不够用,不足的话可推荐。
询问孩子几岁,男宝还是女宝?几人用衣橱,客户的需求和痛点,贵重物品收好,宠物管好等事项。
4. 推荐收纳工具时,要求我们自己必须熟悉市面上常用尺寸和形状,主要是三种收纳工具(百纳箱、收纳盒、衣架)。
可以协助客户下单购买,但最终下单是客户自己。
5. 干活前要清障、清过道、可以提前准备好大分类袋子,用以清空后的暂时存放。
6. 物品清空时,先按使用人分,再对每个人细分,然后按季节和款式分。注意不扔不甩。
7. 如果预估时长不够,可提前沟通。如果客户说,不加时,那就优先整理某一个人的衣物,做出效果,其余人的再说。如果加时,加油干就是了。
8. 先收纳能挂的,大件厚重、贵重、明确收纳方式的。一边分类,一边听从指挥,一边收纳。
9. 干活 1小时左右,提醒伙伴们喝水。同样闹钟按规定设置和提醒。
10. 叠衣服要与收纳体大小一致,颜色款式兼顾。百纳箱的铺叠要一层一层清晰可见,可视窗看着整齐漂亮。
11. 注意一些提醒和引导性的话术:其他地方还有没有衣物?这件衣服多久没穿了?哪些是常穿和不常穿的?哪些是留下的还是流转送人的?有没有要清洗的衣物?
提建议和引导时,站在客户角度说话:孩子长得快,挂起来更方便拿取,可以多买一些衣架,等等。
12. 收尾:各色塑料袋上要贴标签,收纳盒上贴标签纸,便于识别。
环形清场收尾,做好“四光”,同时其他伙伴不要闲着,可摆放一些零碎物品,比如水杯等。
总之,空间规划要尽可能合理使用,要有悬挂区、板层区、与收纳体适配区,要用足黄金区。
在分类环节,伸展平行分放衣物,先收纳客户留下的,对不明白班明确的衣物待集中询问客户。
在收纳环节,定位和分置要充分考虑客户身材高矮,拿取方便程度。解决用户痛点,保持拿取方便实用的基础上,追求漂亮美观。
此外,孟月学姐的分享主要有工具展示、常用收纳品介绍、自我准备(时间准备、物料准备、心态准备)和及时反思自己(犯错不可怕,改了就是好伙伴)这四个方面,逻辑非常清晰,受益匪浅。
从“知道”到“做到做好”,中间需要跨越千山万水。
我深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求,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就会笃行致远。
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会走得远。
最后,以孟月学姐的金句共勉:
每一次接单都是一次成长。
再次感谢所有学姐和伙伴们的鼓励、陪伴和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