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东部浮日山区的山顶上,有一座白色的建筑——朗香教堂,它仅能容纳200人,但这座教堂却是几乎所有建筑师心中的圣地。它神秘而怪诞,奇特的形制间充满了反叛与诗意。无论人们是喜欢还是讨厌,朗香教堂都是20世纪建筑史和艺术史上少数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有人把朗香教堂视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它有着如此强大的象征力与表现力,以至于你一站在它面前,就进入它的凝视,一种来自远古的诗意就此将人深深攫住。这种通灵般的感触来自于其独特的形制。朗香教堂的外部结构非常复杂,整体由不规则的曲面构成,教堂的屋顶朝西北倾斜,外挑的黑色屋檐往上翻卷。四面的白色弧墙厚重敦实,各不相同,使人联想起原始社会中的巨塔或粮仓。除了一扇金属门外,建筑整体找不到任何现代文明的痕迹,它如岩石般稳重地屹立于山顶,形成一座不规则的雕塑,像一双合拢的手,像一艘航空母舰,像一顶修女的帽子……这种令人琢磨不透的混沌与怪诞,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朦胧诗意。
教堂南面的墙被称作“光墙”,厚重的墙体上有一些不规则的玫瑰窗,窗口外小内大,比例不一。阳光从窗口倾泻而下,在黑暗的空间内投下崇高与神秘。为了增强这一气氛,教堂一侧的屋顶与墙面间留下了一道空隙,阳光从缝隙透进,再与从窗口漫射进入的光汇合,此时的屋顶如同悬浮在空中,神秘莫测。这份神秘与崇高感让进入教堂的人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只想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什么也不想,将自己交付于上帝。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在朗香教堂中得以体现。朗香教堂的设计者——勒·柯布西耶曾写道:“我把这个小教堂当做一个听觉器官,所以它像人的耳朵那样复杂、弯扭,在这个像听觉器官的小教堂里,信徒们的祈祷似乎能更容易、更直接地达到上帝那边。”这样看来,无论是朗香教堂奇特的外部形制,还是巧妙的光影设置,或许都是为了创造“上帝之耳”。
如果你在1917年认识勒·柯布西耶,一定会对他后来创造出这般怪诞的建筑感到费解。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的先驱者,一战后,他大力推崇工业化的力量、科技理性与机器美学。二战后,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巨变。在经济大萧条与法西斯的魔影下,工业与科技难以拯救满目疮痍的世界。世界是如此荒谬,他原本推崇的理性使他在荒谬中感到孤独痛苦。战后,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从崇尚机器美学转而赞赏手工劳作与原始之美;从主张清晰转而爱好混沌;从明朗走向神秘;从有序转向无序……而朗香教堂正是其从理性主导转为非理性主导的见证。
上帝之耳——朗香教堂 上帝之耳——朗香教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