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大于穷困”。
语出《史记·李斯列传》。意思是: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活贫困。
李斯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年轻时看守官家粮库,看到外面的老鼠吃点东西心惊胆颤、被人人喊打,官府粮仓内的老鼠却吃得肥头大耳还不受惊扰,于是得出平台最重要的结论,于是辞职拜在当时大儒荀子的门下为自己镀金。
后来,李斯果然以荀子门人的身份入秦谋职,受到吕不韦的看重,进而一步步崭露头角、走上朝堂高位。当然,李斯求学时还是很刻苦的,才华也相当惊人。无论是他后来写下的《谏逐客书》,还是陪秦始皇巡游时在各地起草的铭文,都足以证明。
李斯说地位卑贱是耻辱、生活贫困是悲哀。想必他经历了生活的惨痛、挨过社会的毒打。我们的传统向来都是揭示黑暗面也要委婉,譬如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啦——有温情地表达哀伤。像李斯这样硬邦邦地说我穷的活不下去了、大家都想踩死我,显然不能被统治者、文人们所接受。
其实,我倒觉得,真相就该硬邦邦,不能含糊。认清现实,我们才能更好发奋。连对自己的悲惨定位都遮遮掩掩、不好意思,恐怕很难放开手脚闻鸡起舞。
当然,李斯对荣华富贵的过分流连,导致其最终被赵高牢牢套住——合谋篡诏拥立胡亥为帝,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这说明,可以奋起改变穷困潦倒局面,但要适可而止懂得进退之道,不能只想踩油门、不想踩刹车,一路油门轰到底,难免不肇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