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第️️67天
学习内容: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g]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zhì]。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yī]尹[yǐn],不仁者远矣。”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①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学习心得:
12.22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心得:正直善良的人,才可以长长久久得到他人的信任,一个正直的领导者,用人标准是正直善良的,其他人也会向正直善良靠近,这样才可以形成良好的风气,一个有威望的人无论在组织、家庭、周边环境都是一面旗帜,保持正直善良,这样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形成良性循环。
12.23 子贡问与朋友的相处之道。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并好好地开导他,如果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心得:朋友之间首先是“忠”,也就是真诚的内心情感,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就算了,别人不听,我们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
12.24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结交、聚合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心得:以学识修养作为结交朋友的媒介,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朋友之间具有共同的人生理想、相互之间以学识与修养相互吸弘、 相互欣赏;相互帮助,使彼此的德行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ps:
举直错诸枉:领导者要打造公司的“一致性”
领导者必须要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因为身为领导,你提拔了谁,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在向员工传达你的用人标准,你的立场和态度。当你通过提拔员工来一次次地强调这个标准时,员工也在一次又一次地感受你的态度和立场,并且逐步努力地向这个标准靠拢,这就是打造公司内部一致性的过程。所以每次提拔员工的时候怎敢不谨慎呢?推荐你读《商业的本质》《可复制的领导力》
忠告而善道之:做朋友,最重要的是靠谱
我们都希望有个靠谱的朋友。怎么去判断这个朋友是否靠谱,是否值得交心呢?有一个方法是,他看到你犯了错误,能否直接地告诉你,并且还能告诉你改进的方法或方向呢?“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这句话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然,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得把握“界限感”。你该说的都说了,朋友接下来怎么选择是他自己的权利,你也无需干涉太多。这么做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对方。推荐你读《他人的力量》《放弃的艺术》
学习《道德经》第25天
学习内容:
学习《易经》第25天
学习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