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图班 杨寓棋
楚汉之争中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而刘邦战斗力弱。论人才的多寡,刘邦手下人才不是最多的。战,项羽是天下第一勇士,人称战神;谋,范增是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和萧何加在一起都没他一半的心眼多。那为什么最后刘邦赢了?
审时度势 胸怀宽大 志向远大 豁达大度
萧何曾问过韩信:“你为什么从项羽的阵营跳槽到刘邦的旗下?”韩信的回答是:“项羽是神,战神。攻必克,战必胜,所以不需要人帮他。刘邦是人,俗人一个,所以需要人帮助。”
一、在用人方面,刘邦知人又善用。
首先,刘邦会审时度势地分配,依据时局和需求的变化进行分配,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进行用人。有一次他带韩信去打仗,胜了,后来就带萧何他们出去打了一次,败了。从此他在也不让萧何他们带兵打仗,因为他知道萧何他们只是可以看大局,比如说先打哪里然后打哪里,像韩信就适合带兵打仗,他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这也是刘邦在用人上的一大优势。
他打天下分别用了不同的三批人。第一批是跟着他起义的家乡子弟兵。这些人有萧何,卢绾,夏侯婴,周勃,樊哙,曹参。这里面除了萧何有点知识水平,其他的个个都是普通人。他们信奉一句话“跟着大哥有肉吃。”这些人跟刘邦亲,但是刘邦不能单靠他们就赢得天下,因为他们的实力和水平都有限。
第二批人有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能力强,属于专用人才。张良出主意,韩信攻城略地,陈平施离间计让项羽弃用范增。第二批人的特点就是能力强。这批人的加入让刘邦的团队升级为最强战斗力。
第三批人是刘邦根据需求吸纳整合的外协人员,像彭越、英布、张耳等。刘邦最终赢得天下也是靠着诸侯之间的合纵连横。
其次,刘邦善于说服别人为自己所用。一次项羽在范增的劝说下决定第二天进攻刘邦,直接把刘邦给杀了。项伯在得到消息后立马跑去通知身在刘邦阵营的张良,让他跑路,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通敌行为了。但是项伯在见到刘邦后,与刘邦约为儿女亲家,并回去劝说项羽放弃攻打刘邦,促成了鸿门宴的发生,可以说,项伯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成了己方阵营的叛徒。在鸿门宴上,范增安排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结果项伯居然也拔剑起舞,来护卫刘邦。刘邦没有在鸿门宴被杀也是因为他面对敌方来的人的态度,他没有杀,还友好相待,结为儿女亲家,这也保了他的命。
最后,刘邦善于借力打力。刘邦起义并不是自己直接起义,而是有了一小股实力后去投奔了项梁。当时项梁的起义部队是在全国谈算厉害的,刘邦知道单凭他这一点势力是不会起义成功的。
在他打项羽的时候,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去打的,他联和了诸侯王一起,攻打项羽。他和项羽打了无数场战,他没有赢过,所以如果他一个人去打是赢不了的,所以他联合了诸侯王。
这是刘邦作为一个俗人管理者的分配策略。他信奉一句话:“赢了,丢掉的可以再抢回来;输了,拥有再多也会化为泡影,因为命没了。”
二、在性格上,刘邦具有王者之度。
首先,刘邦胸怀宽大。有一次,秦始皇到全国各地游玩,刘邦正好在一旁的时候,刘邦说出的话却与项羽完全不同,刘邦是这样说的:大丈夫就应该这个样子。
从秦始皇游行时刘邦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刘邦心胸宽大,是先佩服别人,并没有像项羽一样一心想取代别人。
其次,刘邦志向远大。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
刘邦没有杀子婴,而是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刘邦是来称帝的。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
刘邦是有远大志向的,他的目光不仅限于当王,不只是想征服一个地方,占领这个地方,他不仅想要推翻秦王朝,他还想取代秦王朝。正因为他想称帝,所以他不会屠城,而是约法三章,这是在为他的称帝打基础,他也想让百姓觉得这是个好皇帝。当然,这的确为他称帝打下了好基础。
最后,刘邦豁达大度。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刘邦沉得住气,而项羽不行,毕竟刘邦四十多岁了项羽才二十多岁,他们的性格就注定了结局,毕竟这是内在的东西无法改变。
三、对于民众,刘邦注重民心。
首先,刘邦平民出身,懂得人民的重要性。刘邦因为出身平民有过和平民百姓平起平坐的生活,过过最底层的生活,懂得民众的力量,也知道他需要民众才可以成大业。
刘邦虽然是个平民,但是他不喜欢种地,于是当了亭长,作为亭长他每天和平民百姓打交道,当然最了解百姓,了解百姓们的疾苦,了解百姓们的需要,知道他们想要的统治,所以他的起义,制度等等都顺应了民众的意愿,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称帝也就很顺利了。
其次,刘邦进了咸阳城约法三章,安定百姓,获得了民众的信任。在刘邦进咸阳地区的时候,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他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好。”刘邦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和他们说:“父老们受到秦王的残暴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有三条:第一,杀人者要处死。第二,伤人者要抵罪。第三,盗窃者也要判罪,其余所有秦法全部去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之前的秦法严苛,百姓们都不喜欢,这也加快了秦的灭亡,如果刘邦继续沿用秦法的话,民众自然不愿意,到时候汉朝的下场可能和秦朝一样吧。刘邦废除了秦法,废除了连坐,这是人民想要的,顺从了民众的心意,那咸阳的民众就认可刘邦,刘邦也就有了咸阳民众的支持。
最后,在夺取时,刘邦是打着“击楚之杀义帝者”的名声,顺应了民众的心意。百姓们是认义帝为皇帝的,而项羽杀了义帝,这当然不是百姓想要的,刘邦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当然就顺应了民心。刘邦本意可能并不是为义帝报仇,他就是想打败项羽,然后称帝,但是如果他直接说去打项羽那可能反而会反感,因为要打仗最受苦的是百姓们,所以刘邦很聪明,懂得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成就了他。
这样看来刘邦称帝并非偶然,其中也存在着必然,他的性格,用人还有后背力量都决定了他最后的结果。
项羽适合做一个军人,他的主要贡献在军事上。而刘邦适合做一个帝王。因为皇帝不能够太仁慈,项羽有时会感觉特别的仁慈。刘邦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趋势,他何其幸运,唯一的一次胜利就当上了皇帝。项羽没有遵循历史趋势,所以他失败了,他被历史的潮流给淘汰了。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他悲剧的一生。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2013年9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