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谚云:“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大意是说,真正的朋友,经得起贫富与生死的考验,在古人的价值观中,一个人能怎样对待朋友,足以看出这个人的思想品德,在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中,人们也乐于歌颂那些感人至深的朋友交情,如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刘关张的桃园之交……这些故事流传千年,至今被人们传颂。
《聊斋志异》中也有许多描写友情的故事,《王六郎》就是其中一篇,写渔人许某与溺死鬼王六郎的交情,从人鬼之交,到人神之交,不因身份的变化而忘记老朋友,蒲松龄说“置身青云,勿忘贫贱”,这8个字,是蒲松龄理想的待友之道,也是整个故事的宗旨。
王六郎
王六郎的故事,在《聊斋》书中,算是一篇较长的故事,情节倒也不复杂,讲述了一个爱喝酒的渔人许某,每次打渔的时候,都会一边喝酒,一边以酒酹地,口中还不断祷告说:“河中溺鬼得饮”。时间一长,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大家都一起打渔,但“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
一天,他又在喝酒时,一个少年飘然而至,说:“请于流下为君驱之”,就是说我到河里去把鱼都驱赶到你面前来。过了不久,许某果然钓起来了一条大鱼,他开心坏了,连连道谢,少年说:“你经常请我喝酒,这点小回报算什么,如果你不嫌弃,以后我每天都这样帮你。”
两人说到开心处,便坐下一同畅饮,问起姓名才知道,少年叫王六郎。自此以后,许某每个打渔的夜晚,身边都多了一个少年相陪,先喝酒,再驱鱼。
故事开头,蒲松龄就埋下了两处伏笔,第一,为什么别人打不到鱼,而许某每次都满载而归?第二,两人才刚认识,少年为何说多次喝过许某的酒?
人鬼之交
两人就这样相交了半年,突然一天王六郎凄惨地对许某说:“朋友,我要和你告别了”。许某十分惊讶,问他原因,王六郎欲言又止,过了半晌才说出实情——原来,王六郎是个溺死鬼,生前就爱喝酒,本以为死后鬼生与酒无缘,不料遇到许某每天以酒酹地,才让他过了酒瘾。为了报答许某的恩情,所以每次许某打渔时,他都悄悄把鱼驱赶过来。
这一来,前面埋下的伏笔就解开了,故事也因此笼上了一层传说感。
王六郎告别,是因为他的业期将满,明天就要转世投胎了。许某初闻六郎之语,感到一阵害怕,可转念一想,既然是朋友,人与鬼又有何别呢?之前,王六郎的欲言又止,是害怕吓到朋友,没想到这位许某,还真是一个达观之人,不仅不害怕,反而问六郎:
“代者何人”?
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有个约定俗成的观念,溺死鬼想要转世为人,必须要找到另外一个人代替为鬼,故而许某有此一问。
六郎回答说:“明天河边有个女人落水而死,她就是我的替死鬼。”
仁爱之心
故事中有两处仁爱之心的体现,第一次是许某对王六郎关于友情上的仁爱。当王六郎沉浸在分别的凄楚中时,许某安慰他说:
“郎饮此,勿戚也。相见遽违,良足悲侧;然业满劫脱,正宜相贺,悲乃不伦。”
试想许某是个自私的人,得知六郎要投胎,首先肯定会想到今后没人帮自己打渔,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其次会想以后打渔时无人陪伴,该是多么寂寞。只有真心相交的朋友,才会在对方即将“业满劫脱”的时候,报以最真挚的祝福,丝毫不会为自己打算。
这是对王六郎的劝慰,也是对朋友的真诚祝福,也能体现出许某对王六郎的一片仁爱之心。
第二次是王六郎对他人的仁爱之心。两人分别的第二天,许某到河边果然看到一个抱孩子的女子失足落河,他于心不忍,但想到她是代替王六郎的,就没有前去相救。结果没多久,那女子竟然挣扎着从河里爬上了岸。
晚上,许某又去打渔,王六郎也来了,说:“哎,那女子还抱着个孩子,我一条命换她们母子两条命,实在不忍心,所以我救了她,我也失去了投胎为人的机会,也许是你我缘分未尽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某为什么能和王六郎成为朋友?
首先,他打渔的时候,会酹酒告慰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亡灵,这一点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仁者爱人”;其次,他是一个真正值得交的朋友,不因人鬼之别而放弃朋友;第三,当朋友遇到好事时,他会真心祝福朋友,根本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心上。
再说王六郎,他知恩图报;在坦白身份的时候,也会先考虑朋友的感受;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本有重新为人的机会,却因心中的仁爱,宁愿放弃复生,也不要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替死鬼。
许某为王六郎错过机会而难过,同时他又对六郎的做法充满了钦佩,赞叹道:
“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
你看,许某的仁爱,得到了满载的回报,六郎的仁爱,又是否会真正得到上天的眷顾呢?
人神之交
仁者爱人,必得好报,这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好鬼也有好报,这是《聊斋》故事的法则。所以王六郎很快就得到了天帝的奖赏,委任他到招远县邬镇做土地公,死鬼摇身一变成了神,他却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忘记许某这个朋友,临别之际还再三叮嘱许某,叫他一定要去邬镇探望自己。
但那个年代,车马都慢,几百里的路程,要去探望朋友又谈何容易呢?可许某对六郎的思念之情日夜剧增,他不畏路途遥远,带上行李就去了邬镇。而在此之前,王六郎早已为迎接许某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以土地公的身份,托梦给当地人,说自己有个姓许的朋友要来,路途遥远,请大家资助他一些盘缠。
许某到达邬镇后,先去土地祠焚香烧纸祭拜好友,晚上梦中见到了六郎,对他说:“你大老远来看我,让我十分感动,但迫于身份,不便与你现实相见,故而来梦里与你见面,虽近在咫尺,却如万水千山相隔,实在是让人难过啊。这里的百姓会送你一些薄礼,权当是我的一份心意吧。”
之后的日子,许某每天轮流到镇上百姓家做客,推都推不掉,直到他坚持要回乡,老百姓也不便继续挽留,就都拿着礼物去为他送行,临行时一阵风来,伴随着许某走了十多里路,许某再三拜谢,说:“六郎,别送了,你有仁人之心,一定会造福百姓的”。
言罢,那阵风又在许某头上盘旋许久,才依依不舍而去,送行的百姓们也惊叹着各自回家了。
许某回家后,日子渐渐富裕起来,但还是忘不了王六郎,每次遇到招远县来的客商,都会打听土地公的消息,人们都说那个土地公十分灵验,造福了一方百姓。
异史氏曰
蒲松龄在最后,以八个字概括了他写这个故事的宗旨:置身青云,勿忘贫贱。
就如同王六郎与许某的友情,先是许某不因自己是人,六郎是鬼而疏远;后来六郎成神,也不因人神殊途而远离。他们不以生死相隔,不以异类见猜,更不以距离而相诀,也不以身份而改变。
这是伟大而且纯粹的友情,但在我看来,更能打动我的,是故事中描写的“仁爱之心”。
王六郎在选择替死鬼的时候,一定经历了艰难的选择,本来自己“业满劫脱”是件好事,服从命运的安排也无人能以任何理由谴责他,但当他看到替死女子怀中的婴儿“扬手掷足而啼”的时候,他放弃了最好的机会,选择成全他人。
同样,在许某看到女子溺水挣扎时“沉浮者屡矣”,他也感到“意良不忍,思欲奔救”,最终没有选择出手相救,也是出于为朋友考虑“转念是所以代六郎者,故止不救”。他也知道机会来之不易,错过的话不知道六郎还要等多少年。
这是蒲松龄的高明之处,他擅长揣摩人的心理,用起伏的文笔揭露两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把故事讲述地十分真实,才能让读者对王六郎产生更大的敬意——鬼放弃替死,不正如人放弃生命一样吗?舍生取义,说着容易做来难,在故事中,蒲松龄称之为“仁人之心”,用现在话来说,这就是人道主义。
如果说让女子替死,一命换一命,站在传奇故事的角度,是王六郎命中注定的正确选择,那一命换两命,即使在传奇故事中,也是道德的底线,仁人所不为,所以王六郎放弃了。
跳出故事范畴,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看似微小的事情,不也时时刻刻在检验着我们的道德底线吗?又有多少人能像王六郎与许某那样,时刻为他人着想,宁肯自己吃亏,也不伤害别人呢?
如此看来,蒲松龄所歌颂的“置身青云,勿忘贫贱”,在“仁人之心”面前,实在有些微不足道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