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棋王》 09-12.2016-------Jeff
“枫树脚下”是一个村庄的名字,村子蛮大,住着几百户人家,都姓徐,在方圆几十里算是大村庄。至于那颗枫树是什么样子,位置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楚,村子里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大枫树的传闻,整个村庄在大枫树的荫庇下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村子里虽然仍种有很多的枫树,但都是近几年种的,都不大,不足以成为村子的标志。那颗远古的神一样存在的枫树一直根植在村里人的心田。
村民纯一色都是农民,种水稻种棉花种油菜,按照上天的旨意安排什么季节该做什么事情。农闲之余,扑克麻将象棋便成了广为喜爱的娱乐活动。种田人富不起饿不死,村里没有谁家更富裕,谁家更有出路,谁家人更有出息,只有谁谁家的谁谁扑克麻将或者象棋的技艺棋高一着艺高一筹,棋牌之风在村里代代兴盛。发展到现在,不得不提两个人---棋王和棋圣。
由于村里都姓徐,故而他们也都有统一的称谓,老徐或者小徐。
我们这里的老徐是小徐的爸爸,小徐是老徐的儿子。老徐是我们要讲的棋王,小徐是我们更要讲的棋圣。老徐是小徐的象棋老师,小徐是老徐的唯一的弟子。老徐的棋艺是一脉传承,家学渊源,在十里八乡堪称一绝,自小就以棋艺高超闻名乡里,成名之后与人对弈从来只需动用一半的棋子就能将对手杀个片甲不留。老徐号称棋王,真名很少被人提起,一半是缘于尊重一半是时间的磨灭。老徐培养了小徐,棋王培养了棋圣,老徐和小徐也成为自始至终的人生挚友和棋坛对手。小徐的棋艺出自家传,得道正宗。小徐在棋艺的熏陶下成长,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棋艺日益精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徐与小徐,嗜棋如命,厮杀起来如痴如醉,在棋坛真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老徐和小徐,棋王和棋圣,平日里的主要时间都是在互相厮杀博弈中度过。老徐家有副祖传的牛角象棋,杉木的棋盘古色古香。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先要杀上三盘才会考虑早餐已经成为习惯,草草吃过早餐接下来又是暗无天日的较量。空闲下来才会想到田间地头走一走,以至于田地荒芜,家道日渐衰微。村里人嘴上不说,大家心里都清楚,田里地里杂草最深就是棋王家的,村里房子最破旧的就是棋王家的。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棋王和棋圣虽然是父与子师与徒,在“楚河汉界”也是水火不容的“生死对手”,两人都想做“天下第一”,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欠谁的,每天大致都会杀个平手,只有从最后谁的棋子剩下来多一粒来区分谁的棋艺更高一筹。厮杀中,老徐如果说:“老子今天要你死!”小徐就会争锋相对:“老子现在送你上西天!”。老徐如果说:“老子今天就要你的命!”,小徐则会毫不留情地回应:“老子现在就弄死你!”。两个人都称呼自己是老子,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战,互不相让,亦为一大趣闻。
有一天,老徐突然撒手人寰,驾鹤西去。村里人都默默议论,说老徐是让象棋给累死的。老徐走了,棋王走了,再也回不来了,小徐感到无比的孤寂和伤感。没有了对手的棋圣万分孤独,高处不胜寒。由于走的太突然,小徐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一下子失去了骨肉亲人棋坛对手和人生知己,感觉不知所措难以接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小徐都恍恍惚惚,很少跟人说话,更不与人下棋。
村里有一新的少年“棋王”连向棋圣下了三天的“挑战书”,棋圣万分不情愿地被迫应战,一上手便输得一塌糊涂一败涂地。盛怒之下,棋圣把祖传象棋扔进了灶膛,焚为灰烬,棋盘也劈了做柴禾。此后,凡路遇对弈,小徐皆绕道而走,再也不提棋事。过了几年,棋圣的名头也渐渐被乡人淡忘。
小徐的儿子小小徐逐渐长大成人,进了镇里中学就读。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年龄较为尊长的乡邻拦住,开玩笑要试一试他家祖传的棋艺,小小徐一脸茫然地说:“下象棋?我棋子都没有摸过”。
--09-12.2016
![](https://img.haomeiwen.com/i4691223/34554dfd0b08c82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