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立夏前后,山野里的草木大部分都发芽出叶,连绵的山峦染上了一片片鲜绿嫩青。太阳开始有了热力,暖洋洋地照耀着广袤的大地。河流水泊清澈碧澄,映照出初夏的蓝天和蓝天上悠悠的白云彩。”
一九八二年,整个黄土高原全部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这块饱经沧桑的古老土地进入了它新的历史时期。举世闻名的人民公社先后被乡政府所取代。双水村在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大变化,东拉河依旧唱着它不倦的歌谣淌过这个平凡的村庄。
山还是原来的山,人还是原来的人。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大部分人都不再为吃饭而熬煎了。“个别农户的存粮,据本村一些观察家估计,远远超过了旧社会老地主金光亮他爸,金家湾前二队长金俊武就是其中之一。”
俗话说,这山望见那山高。农民吃饱饭之后,又有点不满足了。他们个个都在寻思,怎么样才能使生活过得更红火一些。
因为他们缺钱啊!刚摆脱束缚的人们眼下对新政策还存着疑问,想着趁现在手脚放开之时狠狠收几回粮食。那想要粮食高产,施化肥必不可少,各地机关和县城公共厕所的有机粪肥现在都无人问津了,溢满为患。
不只买化肥需要钱;现在一家一户耕作,农具坏了要换,牲口不好使了需要自己买;还有那石圪节小土街上摆出来的花花绿绿的各样东西,谁不看着眼馋;邻居家又添置了一件新时代的玩艺儿,你不膈应?
让农民多收获一些粮食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这是他们祖传的专业和本领。可在土地之外再打点别的主意,那就不是什么容易事了。
“芝麻盐,黑豆酱,张三李四不一样。农村也有个把踢飞脚的家伙、早已不靠土地吃饭了。他们做生意,跑买卖,搞副业,人民币在手里哗哗响,爱得众人眼睛都红了!”
这孙少安就不用说了,田福堂也在原西城里当了包工头。副书记金俊山,现在兼任村长,他买了十几只奶山羊,和教书的儿子金成合伙喂养,羊奶送到石圪节各机关,据说收入很可观。
说来说去,有能耐的人什么时候也有能耐!这不,大队支委田海民也坐不住了,他准备要挖塘养鱼了。
“三十五岁的田海民,在庄稼行里属平庸之辈。多年来,他一直是大队会计,很少出山劳动,靠拨拉算盘珠子,月月下来都是满工。”
“加之他岳父在米家镇公私合营门市部卖货,家底厚实,三五十块的钱常支援他,媳妇银花又出身于经营者家庭,很会计算,因此小两口的光景一直在村里拔尖。”
土地分开以后,他们的生活不至于衰败,但也没什么发展。瞧着少安两口子的好日子,他们心里和很多人一样不平衡,分外眼红。
一天,海民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养鱼的小册子,晚上夫妻俩在灯下头挨着头研究了一夜,当下就兴奋地做出了养鱼的决定。
黄土高原山乡圪崂里的农民没有什么吃鱼的习惯,因此在双水村一些迟钝人的眼中海民夫妻俩这是胡跳弹哩!但海民早已去打听过了,原西城好多饭馆都提出,只要他有鱼,尽管往来拿!
其实这初中毕业的夫妻俩还是很有远见的,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在农村销售他们的出产。现在四面八方门户大开,城里天南海北的人都有,他们的鱼不愁没有销路。
说干就干,海民是村里的支委,因此很顺利地征得田福堂和金俊山的同意,以每年交三十六块钱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在村子北头东拉河岸边搞到了三亩六分荒草地。
海民还从石圪节农机站以每小时十二元租来了一台推土机,就开始开挖他们的养鱼池了。
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再一次震撼了这个古老的村庄。干毕活的庄稼人和放学的孩子们蜂拥赶来看热闹,顺便提一下,这里正是那年双水村偷水拦坝的地方。
在这里命丧黄泉的金俊彬,坟上的青草早不知长多深了,而人间的生活却照样在这里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双水村立刻被搅动得纷纷乱乱。现在,村子南头,孙少安的制砖机隆隆价响动,烧砖窑上空黑烟大冒;村子北头,这田海民租来的推土机,又在喧天吼地,搅得满天黄尘飞扬。”
“往日,是田福堂和孙玉亭这些人在此翻云覆雨,而现在又是孙少安和田海民这些人在大显身手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田海民的鱼塘生意能顺利做下去吗?他们会碰到什么阻碍吗?又会有什么新矛盾产生呢?接下来我们就把目光从铜城矿区收回来,看看黄土高原这些可爱的人儿吧。
备注:
《平凡的世界》系列。卷五,第三部第五章读书笔记,总第8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