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日常而言,是习惯的养成与持续的训练;
写作,与应试而言,是精准的选材与切中的表达。
两者的衔接,在于教师潜移默化地传授,在于学生心领神会地习得。写作,是一件知行皆难的事。
思考之,实践之,用智慧和汗水去浸润文字,才能有点收获。
上面这幅图,呈现了我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的思考。
写作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生活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素材。与你而言要重要的人,有意义的事,难忘的旅行,铭记的日子,都会成为将来写作中的核心素材。
作为老师,要在日常学习中帮助学生沉淀生活,积累素材,而随笔与周记,则是记录生活的一种好方法。
随笔,重在一个随字。生活中经历的事,遇到的人,读过的书,看到的新闻,有感而发,随心而记。每周写上一两篇,不限字数,也不拘泥体裁(漫画诗句亦可),是把写作融入日常的好方法。
周记,周限定了时间范围,记则指向真实记录。一周一记,真实记录一周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并附上自己的感想,是最基本的要求。
每一届学生,我从入学伊始,就要求写周记。习惯成自然,学生写了一段时间以后,都能接受,甚至很享受写周记这件事情。
周记,既成为一个班学生的共同回忆,也成为学生个人的成长历程。
写着写着就会写了,记着记着就有趣了。从开始的找事写,到后来的自然写。周记引导学生平常更用心的观察生活,并习惯用文字的形式再现生活。同一件事情,在不同学生笔下,有不一样的再现方式和感悟。
情境是近年来国内写作研究的热词。创设一个真实或拟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顺着情境思考,提取脑海中的素材,进而完成写作。
情境的作用是什么,在我看来,激发写作灵感是其最大的作用。
情境作为写作的一个切入口,就好比在酸奶瓶中插入一个吸管,有了这个吸管,就能抽取其中的素材。
因此,情境创设能否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顺着情境找到适宜素材,成为衡量情境创设是否成功的标准。
情境重要,但没有生活体验的情境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所以,情境还是要基于生活这个写作的源泉的。
至于技巧,以往大量的作文课例是围绕这个展开的,一线教师上作文课,很多也是从一个技巧点入手。
技巧要不要教,当然要教。但是没必要专门去教,更没必要一直围绕技巧来教。
首先,作文的课时有限,而写作的技巧点太多,太碎。再怎么教,都难齐全。
其次,一个个技巧点,就算学生学到了,用技巧拼装起来的作文,就一定是好作文吗?
第三,围绕技巧展开的写作课,往往沉闷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强。
那技巧到底要怎么教呢?
在日常课文教学中教,在日常作文后评讲中教,在日常各种写作训练中教。
在课文教学中教,这无需赘言。很多课文本身,就是习得写作技巧的好范本。例如通过朱自清的《春》学比喻修辞的运用,通过茅盾的《白杨礼赞》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等。
在日常作文后评讲中教,这是训练写作技巧的一个关键环节。日常教学中,一般两周写一次大作文。大作文后的评讲,可以对于此次写作提炼关键技巧点,渗透在评讲当中。
在日常各种写作训练中教,这需要教师重视学生日常习作的批改评价。周记与随笔,教师批改时不仅仅看内容,对其中的遣词造句,也要关注。对于学生在文中体现出的好的技巧使用,要及时肯定。对于写作中存在一些技巧性的问题,要及时指出。
另外,学生在日常阅读过程中,也是能够习得许多写作技巧的。读写结合,本身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时,并不需要老师过分强调。
现行的考试中,写作的考查也在转向。作文命题,有真实且适合学生情境,学生能够根据情境从日常写作的积累中提炼恰当的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能根据题目与内容,选用适宜的技巧,一篇好的考场作文,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设想。在郑桂华老师编著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到作文教学,引用了这样一个数据:正常人的写作水平要达到正规刊物发表的标准,必须有100万字的写作量。
由此可见,写作归根到底是需要量的积累和质的打磨的。写好文章,绝对不是一蹴而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切磋琢磨。
现在对于写作,提出了要序列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大框架,但也有研究者提出,写作难以形成序列化的。
部编版教材,对于写作,有规划,但是这个规划,也是没有必然的内在关联的。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初中记叙文的写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这张图可以呈现出来:
我把这张图称为“初中记叙文写作金字塔”,由塔基出发,我们可以顺次做以下事情:
①以材料类型为抓手开发写作课例
②修改储备四种类型的材料
③在写作过程中逐步熟悉三种记叙文写作模式(完整写一件事、围绕一个人写多件事,围绕一个词写一件事或多件事)
④在作文后评讲中渗透写作技巧的传授
⑤形成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⑥考试遇到题既能写,也可转化
写作归根到底,就是有材料,有方法,材料指向素材的积累,方法指向技巧的习得,而情境,则是写作的触发点。
在日常教学中,两周写一次大作文,一学期围绕两种材料类型来写。根据材料类型,创设适宜的情境,选择恰当的题目。写作后重视批改与评讲,最终形成班级的优秀作文集与学生个性化的素材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写作,就是要一步步慢慢来,一滴滴慢慢攒。
聚沙成塔,重视量的累积;研习打磨,重视质的提升。坚持做,用心做,让写作走入一条有序有法有收获的路,写好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写作,要有牛一样的韧劲,也要有猴一般的巧劲。
我坚持写作,坚持指导学生写作,坚持思考写作,但回头看看,还差得远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