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蔡蔡老师的课程时,我很自然地联系到了自己1岁8个月大的女儿。前段时间去培训,后来又去天津看望姐姐,来去十几天,我和她的母亲都不在她身边。
回来后,两个人迫不及待地去老家看她。想象着见到我们时,她会张开两个小手臂欣喜若狂奔向我的怀抱。现实与想象往往大相径庭。她见到我们时,她不但没有我想象的欣喜,而且当我要抱抱她的时候,她是抗拒的的。我们围着她逗乐了一会儿之后,她才蹒跚而来,依偎在我的身边。
从那一刻开始,她“性情大变”,稍有不如意,便声嘶力竭地哭闹,无论怎样迁就她,好像都无法满足她。她依然我行我素,让人烦躁不安。以前她也闹,但反应从未如此强烈。就在她再次“声嘶力竭”时,我在她屁股上打了两巴掌。孩子显然被我的突然袭击吓懵了,哭声虽然收敛了不少,但我听得出里面的伤心更多了。
与你相处,每一分钟都是直播显然,我跌入了蔡老师所说的误区,即“当我们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时,我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了反映,而没有对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做出反应。”
根据“私人逻辑”来理解孩子的行为,我想孩子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以前爸爸妈妈每隔五天就会来看我(平日里上班,孩子由我母亲照看,我们每周六回老家看孩子,星期天离开,中间隔了五天),这次这么长时间没来看我,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根据以前的情况判断,我只要跟他们闹,他们就会来哄我,迁就我,守在我身边,不会离开我。这真是个好办法!我应该闹起来,把他们留在我身边。
说到底,孩子无休止的闹腾,可能就是想让爸爸妈妈留下来。遗憾的是无知的父母常常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拒绝孩子走向他们,也使自己与孩子渐行渐远。所以,蔡老师的课程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行。
人们说幼儿的脚通常会发热,所以他们很喜欢光着脚丫子在冰凉的地板上来来回回地疯。我的女儿也是这样。有一天,帮她洗完脚,还没把她的脚从水里捞出来,她就急着要在地板上溜达。我当然不允许。她就使出惯常的伎俩,又哭又闹。对于我的劝慰,她无动于衷,对于我的呵斥,她还有所忌惮。看到自己的目的无法达到,就在沙发上哭起来,起先趴着哭,然后坐着哭,最后站着哭。这期间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我准备在她的哭声稍有缓和时用热毛巾给她擦擦脸,然后告诉她:“如果累了,就歇会儿,如果不累就继续!”在这鏖战的关键时刻,我应该绷住,不妥协,这样才能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占据上峰。
“不能下!”我语气严历,一脸严肃地看着她说。看到我的样子,她把刚刚放下来的脚又收回到沙发上,嘴里还是叽叽歪歪的哭腔。不过她并没有放弃,她想另辟蹊径。她辗转到沙发傍边的小椅子上坐下。因为脚没有着地,所以我没有阻拦。
“这是什么?”那个刚才还一脸苦相的人儿突然向我发问。听着那奶声奶气不甚清晰的话语,看着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的脸,惊诧于表情转换速度之快,我忍俊不禁,故作生气说:“这是你天天坐的'三轮车',难道这也不认识?”
难怪俗语说,六月的天气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的一脸平静立刻转换到了抗议模式——哭。见我没有松口的意思,她又跌跌撞撞地上了沙发,走到离我较远的地方,成功着陆。我试图再把她抱到沙发上,抑或是床上,但我阻止了自己,突然有点儿心疼她——哭了那么长时间,应该让她缓一缓,在睡觉之前有个好心情。最终,我被自己打败,在与女儿的权力争夺战中铩羽而归。
与你相处,每一分钟都是直播我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对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我爱孩子,但不想以爱的名义剥夺她的快乐,或者省略她成长途中的某些沟壑。
行为学家华生的经典名言曰:“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我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塑造个体要从婴幼儿开始,可见早期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习得的,通过各种学习形成了自身的行为风格,形成个体不同于别人的人格特征,而童年早期正是学习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因此童年期的经历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无论哪种理论,它都在强调早期经历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蔡蔡老师说,儿童是天才的观察家,却又是最差劲的表达者。所以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更需要智慧和方法,去解读孩子腥味背后的原因,进而采取一些具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回应。简单的制止和无休止的满足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切记,你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都是现场直播,错过了就不能重来!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需要一把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这把钥匙借不来、买不到,需要我们在学习和思索中探寻,且不可能一劳永逸。
与你相处,每一分钟都是直播在最后,我想对女儿说:“宝贝,对不起!爸爸还没有学会怎样与你相处,但我在努力!此生遇见你,真的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