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寄语
在开学前的家长会上,校长主要说了四点:
一是要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到一些事,该放手时就要放手,不要再过度担心或帮助他们本来力所能及的事,要建立他们自理自立意识;
二是如果出现了矛盾,受到了批评,最好的办法就是正确地引导和面对问题,不要小事化大,无理取闹,不要替孩子感到委屈,因为他们会效仿你的态度去为人处世,要学会傻生傻长,吃亏是福;
三是过度的焦虑对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他们在学前学习了大量的知识而不是了解,那么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对早已知道的内容还有兴趣听吗?上课的时候能做到因好奇而专注吗?补习班为你的焦虑买单,却带走了孩子的无知和兴趣,你还认为这钱花的值吗?
四是不要替孩子辛苦和不值,他需要鼓励不是同情。如果孩子一回到家,你就问他,今天上学累吧?有没有同学欺负你?是不是吃不饱?老师批评了没有?这样孩子回想起来的都是不愉快的事情,他从你同情的目光中得到了一些信息:我过很辛苦,我每天都在忍受生活!久而久之,他或许开始撒谎,以此来获得你的同情的奖励,对学习充满抱怨。
再累也要完成的“工作”
上学的第一周是非常累的,比起幼儿园每天的“自由”,孩子必须要接受一天6-7节课,每节课40分钟的固定学习模式,放学后还要去托管班完成当天的作业,晚上7点半回到家时已经是一脸疲惫。我挺心疼的,但是一想到校长说的话,又忍住了话头,只是说让她休息一会儿,然后核对作业收拾书包。我会对照老师的要求逐条检查作业,让她口头背一下课文,提一两个小问题等,10分钟检查完就开始收拾书包。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让她学会看课表,然后我帮忙找出书本,由她自己放进书包,最后检查文具及用具,然后自由活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周六早上,我送孩子去上课前,她说老师让回家问家长一个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想了想觉得自己心里没有好的答案,于是说:“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告诉你,因为每个人的答案不同,你或许得自己思考。你可以试着给我答案,但是要告诉我理由。”
她想了想说:“应该先有蛋吧! ”
我说:“可以啊,那蛋从哪来?”
她楞了一下,显然没有这样想过,于是说“那就先有鸡”
我说:“可以啊,那鸡从哪来?”
她说:“鸡从蛋里来。”
我又问:“蛋从哪来?”
这次她恍然大悟地说:“我知道了,应该先有鸡,因为如果先有蛋的话,那个蛋里就是空的,就没有鸡。”
她这个毕加索式的回答也让我恍然大悟,我也为这个多年来的悖论找到了一个答案:“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先有蛋的话,没有鸡孵化它,它就没有办法变成一只鸡,没有鸡它就永远都是一个蛋。”
她说:“对,有了鸡,鸡就会下蛋,然后孵蛋,再变成鸡”
我举起大拇指为她点赞,她喜不自胜地觉着自己找到了答案。
周末的安排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周末的两天,我和孩子一起做了规划,周六上午有绘画课,10点半下课,然后回家抄写一篇美文,下午起床后我们做数学复习题;周天上午我们早晨学习英语,然后下去跳绳,10点钟到游乐场完耍,中午在外面吃饭,午休后我们做语文复习题。由于是我们共同安排的,劳逸结合,孩子欣然接受并顺利的完成了所有内容,效率很高。
本文为个人版权,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