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史料、历史学与历史科目这一组概念需要厘清,这是我们开展中学历史教学的前提。薛伟强老师在《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中说:“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历程,简称人类史,客观性的特点,既不能复现,也无法重演。史料是指人类史的遗留,包括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历史学是通过史料对人类史进行理解和叙述的学科,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两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也可以称作历史学科。历史科目是指学校历史教学科目,亦称历史课,其主要基础是历史学科。”
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该如何认识历史教学呢?长期以来,我国深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影响,认为“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对此,周宏老师不怎么认为。在周老师看来,我们当今的历史教学实践应该建立在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和赋能主体的基础上,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的艺术,而应该为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而奠基。
与活生生的历史相比,历史知识只是昨日人们生活的遗迹。“昔人已来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形象地说,历史是昔人,历史知识是留下的黄鹤楼。历史知识也如可见的“陋室”,历史则是身居其内谈笑的“鸿儒”。我们无法重回过去,也没有必要回到过去,因此这些遗留的存在若不是指向生活过的活人,对于中学历史教育的使命来说,这些存在便失去了价值。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历史上物质的和精神的遗存为载体,但其追求则是使用这些载体来培育青年一代!而不是使年轻一代成为这些载体的携带者。即使最终青年一代确实携带了相关的历史信息,那也只是其成长过程的副产品。”
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周宏老师的审辩式教学,表面上看是对待教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实则是我国当前由“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