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是国宝,大熊猫的粪便也是宝贝!12月1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与四川犍为凤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今后,研究中心将固定把大熊猫粪便和食物残渣供给该企业,用来生产生活用纸。目前,这种“熊猫便便纸”已经面市,售价还相当不便宜。(12月19日《成都商报》)
首先应该肯定,利用大熊猫粪便造纸,无疑是一件变废为宝的大好事。同时,对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纸业生产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前者从此再也不用劳神费力清运大熊猫排泄物,且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后者则借此获得了源源不断且相对廉价的竹纤维原料。
当然,在工艺上也同样具有可行性。以竹为食的大熊猫,其排泄物的主要成分为竹纤维,系上好的造纸原料。尤其是竹子经过大熊猫咬碎、消化、吸收后,其残余物形成“青团状”排出,其过程类似造纸工艺流程中的“堆积材料、降解果糖、获取竹纤维”环节,相当于省下一道工序。
此外,“熊猫便便纸”的原料来源也有保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下属都江堰、卧龙、碧峰峡三大基地,共圈养大熊猫270余只。按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食用12至15公斤竹子、产生超过10公斤的粪便计算,每天可提供的“便便”原料多达2700公斤。
据悉,采用“熊猫便便”生产的抽纸、卷纸、手帕纸等生活用纸已经面市,下一步还将生产书写用的纸张。不过,“熊猫便便纸”尽管开局顺利,但并非就意味着进入市场后的“一路绿灯”。依笔者看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便是公众能否从心理上接受以“熊猫便便”为原料生产的纸巾。
道理很简单,纵然国宝是人们的最爱,但再是爱屋及乌也断然不会喜好它的排泄物。尽管其产品采用了医用氧气高温消毒模式,正如厂方所说,“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要真正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或许不太容易。就如媒体以“熊猫便便做成纸巾了,要不要买一包来擦擦嘴”作为新闻标题,看似调侃,实则映射出人们眼下的心态。
诚然,随着文明的进步,视野的开阔,人们会逐步以平常心来接受这类产品。但对刚刚步入市场的“熊猫便便纸”来说,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故而,要想叩开市场之门,进而扩大销售份额,除了把好产品质量卫生关,从而让人们放心使用外,不妨转变思路,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即把“熊猫便便纸”产业纳入整个大熊猫保护体系运作,从而达到一种相得益彰的效果。
当然,这种结合不应当流于炒作,而是实质性的融为一体。譬如,作为大熊猫保护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熊猫基地可以免费或廉价提供熊猫“便便”,而企业则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返利给熊猫基地,以充作大熊猫保护经费。如此,则大熊猫自然也就可以化身为“熊猫便便纸”的“代言人”,从而助力其打开市场。
不妨设想一下,倘若“熊猫便便纸”的产品包装印上大熊猫专有标志,且在三大熊猫基地设立产品专柜,同时结合大熊猫保护活动进行促销,必然有助于其打开市场。而销量拉升产量,相应就摊低了成本,再加上其原料价格相对低廉,“熊猫便便纸”的市价即有望下浮。如此一来,其原料来源毕竟有限的“熊猫便便纸”,达到产销平衡也就不会太难。
“熊猫便便纸”实则是一道社会心理题,相信其一旦服务于大熊猫保护产业,必然有助于喜爱大熊猫的人们克服心理障碍。正如有网友所说,为了支持大熊猫保护产业,就算用来擦嘴不太容易接受,但用在卫生间总可以吧。倘如此,则“熊猫便便纸”则有望叩开市场之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