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行为时的禁忌
当我们引导孩子时,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孩子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父母?大多数孩子希望父母能做到平时不唠叨,关键时候能够说得上话就得了急,解得了闷。这种平时彼此尊重独立,关键时候,能彼此信任依赖的状态是大部分孩子所喜欢的亲子状态。
在引导孩子时,有以下4项禁忌行为,做父母的应该了解,并尝试修正这样的行为。
一,拒绝持续唠叨,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干涉。每一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个体。在不同的方面呈现出了各自的差异。做父母的要学会以一颗尊重的心去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应该以一颗包容心,去包容孩子的差异。
三,拒绝体罚。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棍棒式教育,早已不适应现今的亲子关系和教育状态。这种粗暴而短暂的引导方式,会让孩子的内心留下深深的阴影,进而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体罚看似是简单粗暴有效的方式,可是在他的背后,心情却被罚担了,信任却被罚走了,亲子关系也会面临破裂。
四,注意说话语气。我们常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与孩子谈话的语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谈话的氛围。在引导和教育孩子时,我们不妨多采用一些信任的语气,尊重的语气,商量的语气和赞赏的语气。在这些语气所营造的和谐氛围中,去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