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非常高大尚的字眼,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想想就激动;仿佛自己就是《中国合伙人》中的某一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根据中国贸促会发表的一份文章,近日,全球知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公布了全球科技创业公司“独角兽”榜单。榜单以10亿美元公司为考核基准,共有214家创业公司入围,总体估值约7450亿美元。中国共有55家企业上榜,滴滴、新美大集团、小米和陆金所挤入非美地区最受瞩目的独角兽公司前10名。其中,滴滴出行的估值达到500亿美元,小米的估值也达到460亿美元。
李克强总理在公开场合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2015年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地方政府为相应总理的号召,设立了众多的孵化基地,出台了众多的优惠政策:有的是免租金,有的政府直接给钱,有的政府提供众多的创业指导老师......
但,也有一些数字触目惊心: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3.7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更为短暂,只有2.5年;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2年,而在日本,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了10年,达到了12.5年,正向20年迈进。
更有人说: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是“图财害命”!因为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拿着父母辛辛苦苦积攒的十几、几十万元创业,不到几年就败的光光的,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9%。
那些还想创业的人们,你做好创业的准备了吗?
01具有很好的领导整合能力
创业的团队中,必须有那么一位具有天生的领导整合能力;大家比较信服他,以他为中心,团聚到他周围;他能整合一些资源或人才,将这些资源和人才捏合在一起,劲往一块使,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02具有很好的决策能力
初创企业,面临很多的方向性选择,包括人员安排、待遇、股权分配、发展方向等等,需要决策者能很快地作出决定,而不是讨论来讨论去,犹豫不决,丧失机会。当然啦,这些决定取决于决策者权衡得失的智慧和魄力,有时候真的需要赌神一样的运气。
03具有建立和改进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能力
初创企业的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初创企业不能犯一些大企业病,订立太多的制度,反而制约了企业的效率;但一旦颁布了制度,包括创业者也要按照制度执行,不能说这些制度只约束员工,另外企业制度中对员工的承诺一定兑现,哪怕该制度在设立的时候创业者没有想到会给予员工这么高的奖励!制度在执行中会作出修改,但不溯及既往。
04具有核心技术
一个创业者具有核心技术,几乎就成功了一半。大家看看那些科技类的“独角兽”公司,创始人大都本身就是技术专家,这样在创业的时候就天生具有防护河,抬高了进入门槛,减少了竞争者。
05好的股权架构设计
初创公司设立的时候,大家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因为有的人出钱,有的人出技术,甚至有的人说能将产品销售出去就应该占多少股份等等。
在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一是要符合《公司法》等相关规定,二是要有明确的书面协议或备忘录,三是要有人一股独大!
我们遇到过两个股东各占50%比例的公司,一个股东因其他原因不能在公司任职,就让另一个股东作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结果公司经营的一塌糊涂,想罢免咋都没法通过一个股东会决议,以至于公司最后倒闭。
06具有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
好多创业者居然看不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导致企业不知不觉陷入财务困境,好多初创企业为减少开支,会委托一些会计事务所或个人代为记账、代为报税,财务报销也非常随意,只关心银行账户还有多少钱,还能发几个月的工资,而忽略了其他财务风险。
07要善待员工
这里的员工是指一般员工,而不是核心技术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本身就受到重视,甚至给予一定的股权期权,但一般员工也要善待,一些初创公司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咋可能与企业风雨同舟?我们听说过好多后来成功的企业,都有那么一段时间甚至不能按时发工资,但员工不抱怨、不辞职,这都是善待员工结的果。
08创业者要有管理身体健康的能力
初创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困难,会经常加班,创业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健康状况呈下滑趋势,对自己身体、心里健康状况的重新认识,把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一种能力,毕竟我们听过太多的英年早逝的故事。
当然创业者要具备的不止上面所说的能力,只要你做好了准备,就去创业吧!说不定哪天你自己就去交易所敲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