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语旨在告诉我们在沟通中要学会用“爱语”广结善缘。
这里的“爱语”即是“爱的语言”,使用“爱语”沟通,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谈话和聆听进行沟通这一过程被称为“非暴力沟通”。
人原本是热爱生命,乐于互助的,但是由于受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影响,导致沟通中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为了体会彼此互助的快乐,也为了重新将爱融入生活,学习《非暴力沟通》就十分必要。
非暴力沟通,顾名思义,就是在与人沟通时要以“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彼此互助。
它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进行判断或评估。
感受,表达此刻观察给自己带来的具体的心理感受。
需要,体会是内心的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产生那样的感受。
请求,为了改善此刻情况,我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
作者主要从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爱护自己这三大方面来阐述非暴力沟通的运用。
接下来,我要分享一下这四个要素在自我表达中的运用。
关于观察
作者通过引用语义学家温德尔约翰逊的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淆,人们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见要做到客观表达观察结果,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在渴望得到爱人的陪伴但不能如愿时,我们习惯这样表达:“你总是很忙,你从来都没时间陪我。”还有诸如当对方劳累一天想好好歇息下不想做某事时,我们有时会这样说:“你真是一个懒惰的人。”
我们在表达时,时常将观察的客观结果和自己的主观评论混为一谈,会给人一种言过其实的感觉,导致别人就极有可能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最终带来沟通不畅,无法达到渴望的沟通效果。所以,弄清楚观察结果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清楚地表达这一观察结果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于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言外之意,成熟的人具有较强的敏锐的感受性,能捕捉到双方在沟通过程中情绪或心理产生的不同的感受间那细微的差别。然而,事实是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或许是由于词汇匮乏,我们在表达感受时常常比较笼统模糊,甚至把想法误当成了感受去表达。比如:我们常说“我觉得”, "我觉得这不公平" 其实是在表达想法,而非感受。因此,为了更好地沟通情感,我们需要丰富的词汇(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关于感受的词汇),以便在非暴力沟通时能使用具体的语言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关于需要
感受是由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形成的。因此,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至于为何这样表述,这里提到人们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习惯做出的四种选择:
第一,认为自己犯了错,责备自己。
第二,指责对方。
第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虽然需要导致了感受,但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反而倾向于考虑对方有什么错。而这一想法将导致人们习惯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而批评往往会给人带来申辩或反击。这种情况下,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对方反而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关于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在请求的过程中,要尽量用具体的描述而非抽象的语言来提出请求。越具体越有可能得到满足。这里要注意表达请求时不要让别人误解读为命令。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这样的:“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同样重要。
倾听,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学会“倾听他人"。正如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所说:“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倾听,意味着要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充分倾听对方,才能充分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理解,最终实现情意相通,彼此互助。
非暴力沟通很好也很有意义,但是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更别说充分倾听了。对于这种情况,作者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第二,大声地提出请求。
第三,换一个环境调整状态。
倾听,不但有助于他人的理解和接纳,还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总之,倾听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和非凡的意义。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会倾听吧。
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然而,最重要的运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爱护自己。
我们常常把自己这个“特殊的生命”看成是“一张椅子”。这个特殊的生命原本有着各种奇妙的可能,但由于我们不恰当的自我评价方式导致我们常常陷于自我憎恨之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应学会自我宽恕,并能通过体会忧伤和发现需要,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进而实现生命之花的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