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个日子非常热闹,而且近几年有一年比一年热闹的趋势,这也是个好现象,说明更多的人正在阅读和重视阅读。关于读书,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话说,但我相信每个人读书的感受是不同的,那么在“读书”这个话题所说的话也应该不同。
我手机的朋友圈至少有五个以上的读书美篇,有些是真正读书,也有在作秀的,是否真正读书,自己心里最清楚。
读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花在电子阅读或纸质阅读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收效怎么样呢?很多人把读书当做刷短视频或者网上猎奇,和别人开口谈论就是这些,以为这也是读书,学校把学生专业学习教科书也当做读书,还有人将读书当做听书。这些当然算是读书,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我们和别人花同样的时间读书,但最后的收获却不同呢?主要原因是所读书的内容不同,读书的方法不同。
怎样才能有好的读书效果呢?我认为是阅读经典。
曾经的我和大多数一样忙忙碌碌,阅读朋友圈,阅读微博,阅读碎片化文章。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的脑海中只储存刚刚发生的事件,缺少自己对事件的深度思考,当我拿起经典著作时,我看到的是思想而不是事件。经典虽难懂,但充满了醇厚的滋味,碎片化阅读感到轻松,但我们越来越肤浅,缺少事件的空间背景。
读书是修行,读多少书没必要向别人炫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无论长相都谈吐举止文明,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需要读书的人不读书是不能找借口的,人无论多忙,可以少读,但绝不至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读书,一个人振振有词的叙说自己没时间读书的时候其实就是不热爱读书,读书和人饮食和休息是同样重要的,没有人找不到时间吃饭或者休息,因此,就没有人找不到读书的时间,当然有时由于谋生需要,可能读书的时间会少一些。
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不能仅限于学习教科书。当然,这还是要从改变学校和家长的心态入手,读书对学生影响一生,教科书的影响是短期的,如果教育停止内卷,各得其所,我想让学生自由读书的风气会更加浓厚。
读书,说到底还是应该多读经典,读纸质书,广泛阅读,让自己成为文明的继承人,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披着人皮的豺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