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new year 还有207天
文/小木匠
本号为小木匠的个人自媒体
文化评论写的是精神
商业评论写的是物质
鸡汤有毒是警世通言
摄影照片是发现美好
图片来源·我的私人书架古人说: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我是强烈质疑的,我们考察历史,要把古人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然后去做想象力的发挥,绝不是站在当代社会立场去狭义的看待。在一个稳定的古代社会里,社会阶层是没有流动性的,科举考试是底层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所以古人说,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我想探讨的是参加工作后成人的读书问题,不是学生读书问题。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说不清楚。”读书其实就像民间流传的吃木瓜丰胸,但大街上到处都是太平公主。如果读书真的可以增长知识和智慧,社会里人人都成了聪明人,但跟很多人接触过之后,事与愿违。这的问题没有答案,即便有答案也是很有模糊性。
有人读书读出来智慧,比如鲁肃。
有人读书读成了呆子,比如赵括。
我前几年有一个同事,从来不读书,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只看CCTV新闻和体育台,手拿直板诺基亚手机。我们领导对他的评语是:king(他的英文名,是不是很霸气)是一个用脑子工作的人。当时这句话对我很有冲击力,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工作方式、效率、提案确实不如他,最后他也成了我工作以后最佩服的两个人之一。
有写人读书真的读成了呆子,全靠书本,生搬硬套,没有变动性。我见过很多,只能一笑了之。
要不要读书?
可要可不要,有些人不需要读书也很厉害,因为他可以从任何环境读取信息加工思考。
有些人读了书才会厉害,那么你就去读书。有些人读了也不厉害,那就不要去读了。
有些人越读越笨,别说他,他不会听你的。
试图教育年轻人是一件自取其辱的事情。千万不要这样做。头破血流之后自然会明白。人都必须经历这些过程。
读书的方法。
做事想提高效率是讲究方法技巧的。读书也不例外。
N个技巧。
一、读书时划线做笔记。
二、多质疑。
三、读完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关闭手机,进行沉浸式阅读。
五、放一些古典音乐。
读什么书?
读什么书很重要,就像吃东西一样。
我的建议是:“不读畅销书。”智慧这东西需要时间的沉淀。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系统性的打好基础才有可能。
多读人文社科类里面的经典作品。
图片来源·书阁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春去多时。
多么惬意的生活。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