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不会爱你》是瞿友宁导演、徐誉庭编剧的一部13集台湾电视剧,主演是林依晨、林依晨、陈匡怡、王阳明、陆明君、黄志玮等,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特别的朋友'的故事。

每次分手了都拿出来看几遍,挺羡慕的。
从个人角度来讲,这部剧很不错。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有所体悟。只是或许对于和主角年龄相仿的人来说,感触更深。(毕竟可能面对和主角相同的困惑和生活境遇: 原生家庭,工作,恋人/结婚,朋友,自我成长等等。)
故事围绕又青和大仁的爱情展开。但是剧里又不单单只有这一点。觉得这部剧很厉害的一点就是,爱情主线讲得很好,而其他副线也讲得很精彩。主副结合,这部剧感情很饱满,看后觉得很充实。
首先,主角的角色设定上: 主角不是一般偶像剧的王子和灰姑娘或者骑士和公主(高高在上,不可攀。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而是很普通,将近30岁,有一份工作,没有大富大贵/大起大落,认真努力生活的人。这其实是社会中大多数的人的真实写照。又青和大仁(撇开性格)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你我的模样。
其次,又青的性别和她的年龄很“瞩目”。
1.30岁像是一条界限,大家普遍认为,这个年龄的女性,其外貌吸引力将开始走低,所以在婚姻市场上,优势会持续下降,劣势不断上升。亲朋好友会不停地催促自己结婚,提醒自己在“贬值”。婚姻固然重要,可是对于女性来讲,自我的价值真的只有婚姻吗?显然不是。剧中用“熟女魅力”点出了女性成长中的收获及其自身价值(当然女性存在的意义并不只局限于那几点。)
2.30岁,也是“初老”的开始。对于每个人来说,衰老都是必然。但是从年轻到衰老的转折,可能会让人没有办法立即接受,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自己,还是“一事无成”,没有“成家立业”的单身汪。如何与时间/自我和谐相处,十分重要。
然后,剧中描写很贴现实的是对又青原生家庭的描写。爸妈不是最完美的,但确实值得依赖的(哭泣流泪了还可以“强迫”妈妈说一句“妈,你快说你爱我”;看不惯老爸的行为,还可以多“批评”他两句。相互之间有磨合,有欢笑有争吵,但是却也敢放心地把银行卡密码交给她。)兄弟姐妹缺点很多,但对自己也是真的关心(哥哥吹牛说大话,嫂子“揩油”拿衣服,姐姐一直把“钱”挂嘴边。可遇到“负心汉”,千万个不愿意把妹妹嫁给他。)这种普通的,日常的幸福很实在,很可贵。
最后,讲讲又青和大仁爱情主线。又青和大仁恋爱的屡次失败,90%的大概率就是两个人的“友情”。就算这段友情真的坦坦荡荡,两个人之间什么都没有,两个人各自的恋人还是会很不舒服。又青和大仁的相处模式,某种程度上已经接近家人,就像兄妹或姐弟。除非有血缘关系摆出来,让另一半觉得“这两个人不可能”,否则肯定对此会起疑心,导致关系破裂。另外,大仁的优点是他很有包容心,很能体谅和理解对方,就像是冬日里的太阳,温暖不耀眼,对于千万女性来说,有这样一颗太阳在手,是真的很好啊。缺点是他做事太粘粘连连,瞻前顾后,总是自己在忍耐。(又青就是喜欢干脆直接啊,大仁关键时刻总是“退缩”,除了那次新加坡调职的短信告白。有些东西,还是要说出来,不说出来对方真的不懂啊。)又青的优点是干净利落,敢作敢为,坦坦荡荡,从不藏着掖着,也善于为他人考虑,这为她赢得了职场上的成功和同事们的信赖。但是有一点:又青是个“规则条款”很明晰,又很严格去执行它的人。(大仁送的方头狮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大仁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选择跟又青作朋友。如果坦白,两个人要么在一起,要么永不再见,继续做朋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之后造成了两个人朋友10年却不是恋人的局面,而也就是朋友10年的积淀,两个人或许已经成为了彼此的空气,无色无味,不轻易察觉到对方的存在,可是却无法离开,两个人最后在一起也是必然。
(和自己和有共同记忆:学生时代/恋爱期间;有共同情感:“同仇敌忾”/老师去世伤心等等;又能谈天谈地谈心的人,很难让彼此轻易去放手。)
最最后,有一点忘了提:高中同学间简单可爱的友情和他们对男女主角感情的“催化”作用。
单纯和青涩褪去,但真诚永远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