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重点读的书,一是《了不起的我》,二是《语文:培东有约》。
三月份,读了绘本《小种子》,读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读了心理学作品《心静的力量》,读了青春期作品《淡淡的青春,亲爱的你》,读了疾病的报告文学《病房生死录》,还有另一本有关大脑的书籍《重塑大脑,重塑人生》。
三月份,还读了张宏杰的作品《饥饿的盛世》系列作品,六十五万字,从二月份就开始在读,一直到现在,还有百分之十五没读完;
三月份,还有张文质老师的家庭教育著作《奶蜜盐》,汤汤老师的童话作品《水妖喀喀莎》。
三月份,比较粗读的是一些有关身体的书《吃饭是个正经事》,《命悬一线,我不放手》,《自愈的概率》《打造第二大脑》。(不过,这几本书还没读完,四月份继续在读着。)
算下来,三月份读有十三本书。
《了不起的我》写了十二篇笔记,记有八千字出去。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进行了自我解剖,有种把自己肢解的感觉。来自生命深处的痛楚与无奈,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坐实。
只是,许多事情,做过了也就做过了,走过了也就走过了。回想起来除了疼痛,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一遍一遍提醒自己,犯过的错误不要再犯,做过的错事不要再做。
渴望自己也能够重生,也能够蜕变,但事实上,许多时候,也都是自我的鞭策,做到了固然可喜,做不到还要把自己勒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可以接受得了的方式活着就好。
《语文:培东有约》这部作品,在购买的时候,耗资八十八元,长达418页的一本书,厚度也长达二指。
这本书里,收录了肖培东老师在杂志上的登文汇总,纯纯理论知识的一本书。如果和课堂实录那本书结合起来看,感觉会更加棒。
一边读书,一边做些摘抄,有些语言,特别是课堂上生成的语言,读起来特别有力度,特别有感染性。
写下了一篇读书笔记《在浅浅教语文的背后》,有三千多字,认识到,在浅浅的背后,是沉厚的理论积淀,是不懈地精致追求。
不料想,肖培东老师加了我的微信,肯定了我的努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为此,感谢肖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