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还没有网络,电视的频道也很少,每次打开电视基本都是有什么就跟着看什么。
后来逐渐有了有线电视,可以选择的东西多了起来。再后来有了网络,几乎想要的就能找得到,想得到的就可以获得。
可是,我们真的觉得更自由了吗?
我想并没有。
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常常让人不能喘息,明目众多的繁杂选项总是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看似可以得到的更多,可实际上却拥有的更少。
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下意识拿起手机麻木地刷着小视频。孤单寂寞的时候,登录社交平台人云亦云地发表各种偏激观点。心绪不佳的时候,在综艺节目的弹幕里为了某句话与人吵得不可开交。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你自己的选择吗?还是说我们都只是被数字海啸裹挟着被动前行的渺小信号?
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大到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伴侣,小到选一个口红色号、选一身聚会要穿的衣服。
这许许多多应接不暇的选项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越来越严重的爆炸性信息增殖非但没有解放我们的大脑和时间,反倒让我们更加无力地深陷于数字浪潮之中,无法自拔。
渐渐地,我们似乎都得了一种叫做“选择机能过载”的疾病。
得了这种病的人,丧失了做出决定与选择的能力,只能盲目跟随社会主流的思想与行动。不!他们甚至都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们只是少数清醒、强势或者干脆抱有某种目的的人。而那些社会的主流、那些更大多数的人,他们都仅仅是弱小无助的跟随者。
历史向来都是如此,少数人制订规则,大多数人遵守。只不过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引导与左右大部分人的行为变得更加迅速与轻易。
而有一天,当数字风暴的能量过于强大,它会不会疯狂吞噬掉所有人,甚至包括那些设计规则与算法的人。
而到那时,我们又该去怪谁?究竟是那些引导者太狡诈、网络信息太强大,还是我们自己轻易放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一次次地任由那些到处弥散的数字垃圾充斥我们拥挤的大脑空间,直到我们失去判断,远离自我,成为被算法操纵的活生生的生物学机器人。
人还是需要一些主动精神的。
为了坚持正确的方向,为了追逐自己真正的期望与梦想,那些聪明理智的人会主动地去选择合适自己的内容,主动地去删除掉那些吞噬时光、浪费精力的选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数字算法占据我们的大脑,成为我们人生的决策者。
这个过程很累,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能够真正掌控的,就只有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