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学:自由人的自由选择
复盘《超级个体:帮你成为职场高手》Day25OFF之学
大量的研究显示,原始人劳作和休闲是不分家的。人类学家斯普顿和考恩斯研究毛利人时发现,“不管他们是捕鱼、捉鸟、耕田或是盖房子、造独木舟,都能找到可以被认为是娱乐性的活动痕迹”。在他们看来,打猎重要,打完猎,唱歌、跳舞一样重要。
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中,极其重视休闲,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 ,因为他们的文化、哲学、科学在当时的人看起来,都是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事。那拨人的理想生活,基本就是上午心不在焉地打个鱼,做点交易,然后吃个午饭就去听苏格拉底聊闲天儿。在希腊语中,劳动的词根 Ponos 还有可悲的意思。今天的人一定挺羡慕当时的古罗马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玩儿,而且创造出了自由时间之最——全年放假175天。
那什么时候“工作中心”才出现呢?大抵可以追溯到美国开拓者的新教伦理,新教徒认为 Work as worship (工作即荣耀),工作是神安排的礼物。把劳动当做人类生活最神圣的、最高的境界,休闲则被看作是罪恶的。新教思想在当时是先进的,这种观点也带来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也成为现代生活的底色。休闲就是在这个时候变成工作的附庸的。
但从更长远的趋势来看, 休闲在逐渐复兴——未来社会是一个工作和休闲双中心的社会 。
1. 把软时间变“硬”,制定休闲计划
别想着有闲或者有钱以后再好好休闲。很多事现在不做,永远都不会开始。休闲和工作一样,都需要计划,休闲甚至比工作更需要计划。
为什么呢?工作时间是“硬时间”,总有人监督和压迫你——上班8小时,每周5天,每项任务都有节点;而休闲时间这种“软时间”则经常被忽视、被占用、被拖延。保护软时间的方法,就是变得比硬时间更硬。
平时忙里偷闲的小技巧在前面讲“和自己的约会”(期数)里面谈过,大段时间的休闲则需要你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安排。最好在年初就列出计划,在工作还没有算计你之前,提前安排好——不仅要把计划写进备忘录,而且要提前向公司请假,和同事协调,最后提前订好车票,昭告天下你的计划,让别人不好意思打扰你——像完成一个项目一样,留出软时间。
推荐阅读:
间隔年:让人生多一种可能 48-1
2. 用5天时间,完成切换
虽然每个周末休闲是个好方式,但长假很有必要。工作时间切换为休闲时钟,至少需要5天,去一个外界联系不多,网络不好,住宿却还不错的地方,更容易进入状态。
有一年,我在做完一个很耗心神的大项目后,一个人跑到南方的一个庙里待了十多天。没有手机、电视、信号,而且还有止语的要求和规范的三顿素食。那真是很奇妙的体验。我们成年以后,很少和自己呆这么久。刚开始的几天,总觉得哪里不自在,坐不住,静不下来,总想看看柜子里的手机。但在第四天早上醒来,上着楼梯,突然咯噔一下,觉得哪里调整了过来——一切都变静下来,突然觉得自己就属于这儿,心就定下来了。 每年能来这么一次,觉得人生沉甸甸的,没有白过。
这次体验有点类似于心理治疗中的72小时,在心里治疗中,72小时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72小时以后,心理灾害的应激反应会逐渐降低。如果把匆忙的外界生活作为一种应激,或许72小时,也是心境切换的必须时差?算上路上的一天,一个假期的第五天开始,才能真正进入状态。
3. 充分享受、一品一件
与其各种省钱,被廉价的旅行团拖着到处走,不如多花点钱, 少而充分地享受你真正感兴趣的事。其实好的休闲场所虽然贵,但并不奢侈,尤其是放眼全球。
比如,前几天,我去潜水的海豚湾是世界著名的潜水胜地,也是高手云集之地。5天的住宿加上最好的潜水教练带我们,整体下来,一个人的花费不到6000元,这个花费并不高,但是体验比国内很多地方好太多了。再比如,著名的环球的和平之船(Peace Boat)2018年的第100次104天环球之旅,最便宜的四人房间,也只需要花不到十万元。
所以要去休闲也是“一品一件”——要去你特想去的地方;要买就买你很心动的体验。很多东西,因为买的时候心痛了,你才会珍惜。记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地方。
休闲是自由人的自由选择,是一种独特的人生频段。在一个从小就被批评“你要好好学习,不能总是玩”的童年成长过来的人,我们要学会“掌握人生”这项技能。
最后分享一个时间心理学的提出者,心理学大师津巴多的洞见:
在工作里向前看,关注未来的目标;和家人相处时积极地往回看,常怀感恩之心;生活里则用当下视角,尽可能停留在休闲时间里,做些无用而让自己快乐的事。
动态平衡:人生的单车平衡法
复盘《超级个体:帮你成为职场高手》Day25下面我总结了人生平衡高手的三个技术动作,下面一一给你解释一下:
1. 没有完美的一天,但也许有完美的一周
生涯里有一个练习叫做“想象完美的一天”——音乐响起来,大家冥想自己3年后最想要的完美人生。
你要我想,我肯定是这样的:
“充沛的睡眠之后,我听着自己最爱的音乐缓缓起来,洗澡、跑步、遛狗,和家人孩子拥抱……然后开车到自己的公司。这公司建立在一个森林之中。上午和大家谈创意,中午约了一个商务伙伴聊天,下午和团队碰业绩,同时也提出来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大家都非常满意。下午我五点多下班,准备参加一个课程的学习,在课上遇到知己,相谈甚欢一起喝咖啡。晚上回到家,我洗了个澡,看了部喜欢的电影,然后写了篇读后感,最后抱着爱人安然睡去。”
我算了一下,这需要72小时……
完美是有可能的,真正的问题是“一天”和“方方面面都满意”——以这个周期思考,完美永远不可及,所以你焦虑,而且做什么都觉得不完美。
但下面这样的人生是有机会完美的:
每隔段时间埋头苦干,讨论项目一直到天亮,争论、吵架、身心憔悴,但是觉得值得;每年一段时间,专门学习一门东西,然后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每个月和老哥们喝喝酒聚聚会吃吃小龙虾;每年拿出一个长假,陪孩子做一件他们特别想做的事;每周和爱人离开家里约会一次,创造精心时刻……
平衡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你希望时时刻刻平衡——但是如果拉长到一个长周期平衡——平衡就变得可以实现——在某个封闭会议的下午出去喝咖啡的确不可能,但是每周专门给自己留出1个小时的宁静的咖啡时间,却很有可能。
在德扑高手的训练课中,关于高手菜鸟的区别,第一条就是:“赢家总在找概率,菜鸟每盘都想赢”, 平衡的周期越长,格局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大平衡。
平衡的高手认为,没有完美的一天,但可能有挺好的一周,不错的一年,肯定会有完美的一生。
2. 与其谈人生平衡,不如谈人生效能
你肯定见过身边的这种人——工作井井有条,效率奇高——你跟自己说,虽然他很牛,但是我有一个快乐稳定的家庭,这种工作狂肯定没戏——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有一对特别可爱有教养的孩子,还都特爱他,你对于人生深深失去了信心……
这就是所谓的人生效能,而不是人生平衡。
日本医生吉田穗波,她的人生目标是工作、留学、儿女成群——这和你很像吧。不过她生了5个娃,上着班,五娃出生的时候,正好从哈佛毕业。
她在自己写的书《就是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这个让人郁闷的名字啊)里提到,她的成功,主要在于高效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利用零碎时间、放弃完美主义、控制情绪、随时打开书本、借力他人……总之,这姐姐开发了无数让自己提高工作生活效能的事。
还是用骑单车的比喻——平衡高手的第二个秘密: 在平衡这件事上,骑得快比骑得慢容易多了。与其关注工作生活平衡,不如提高工作生活效能。
如果你可以6小时内高效能做完8小时的事,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如果你可以用更高质量的时间陪伴孩子,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如果你学会一心三用,你会不会更有机会平衡?
《超级个体》有一个信念“你所做的事情,一定有人在用更好的方式做”,一定要持续学习,提高效能。
3. 小事很重要
去游泳、登山、骑马的时候都会发现,越是高手越放松,也越省劲儿。因为他们不需要做大动作,只需要在微妙的地方做小调整,就有平衡,正是因为这样,也更放松。
我带女儿弯弯去过公园、一起画过画,讲故事……做过很多事情。但是最近的一件小事,却让我们的关系有很大的进展。
妈妈在房间里面哄妹妹睡觉,弯弯太吵被赶了出来在门口沮丧地哭。我正和朋友在书房里聊天,就走了过去,把弯弯抱到怀里,也没有怎么哄她,抱着她继续开聊。在朋友走了以后,她想吃松子,我教她一个游戏,我说:“我们合作,我嗑一下,你掰开,然后你自己吃一个,给我吃一个,好不好?”对于一个松子控,她一开始总忍不住掰开就吃,等到第五六个以后,她开始懂得分享和合作,你一个,我一个。从那开始,我和弯弯的关系有了特别大的改变。她成为了我的朋友。
平衡在小事中。我们总想等到憋个大招才叫平衡,其实改变你生活的事情,都在小切口之中——你没有必要非要更衣沐浴,远离郊区才叫休息;也不是只有巴厘岛旅游,无人机送戒指,才叫做爱。其实高手的平衡动作都很小而精妙。
不过,不管怎么说,平衡是很难的,动态平衡则更难。所以平衡工作与生活都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不过正如《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所说:“ 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才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
所以记得今天讲到的三点,要像骑单车一样做平衡的高手——眼睛盯着你的愿景,双脚用力蹬提高效能,做微妙的调整让自己保持平衡。别人看你走得歪歪斜斜,你心中自有自己目标;别人看你摇摇晃晃,只要不翻车,不撞人,你尽管四仰八叉地往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