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皮皮影初识记

作者: 焦海民 | 来源:发表于2020-06-08 09:41 被阅读0次

    灰皮皮影是陕西皮影的一绝,但其技术已经失传。

    第一次听说,是十多年前和郑强回他家看皮影。他父亲以前在咸阳市工艺美术馆,现在退休在家,专做皮影雕刻。见我有兴趣,遂讲起了他收藏的一件灰皮皮影的事情来,当然只是个头,说是王天德演出过的,我也记不太清楚了,王天德或许也是从别人那里收来的。

    我们醴泉皮影可归于关中皮影西路,但郑叔说其实是北路,最大特点就是个儿大,比东路的大,后来他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陕西皮影分类的文章,刊登在陕西艺术研究所的杂志《艺术界》上,记不清具体的时间了。然后说,灰皮是最好的皮影,制作上非常精良,有自己的特点。

    灰皮影就是郑叔认为的北路皮影。他钻研有年,说过去在陕西并没有“中路”这种叫法,可是有很多文章都这样分类和称谓,应该有一定道理。

    早年,关中北部富平、铜川、耀县、咸阳、三原、高陵、泾阳、礼泉、乾县、彬县、长武及平凉地区等阿宫腔和弦板腔流行的县区比较流行灰皮影,艺人们都把灰皮影箱子叫做“阿宫箱子”。

    北路皮影在外形和中路皮影相似,不同之处是制皮工艺上非常复杂。普通的制皮工艺是将牛皮浸泡若干长时间,再刮掉毛和肉质,留下中间的胶质部分上架晒干就完工。而制作灰皮则多了数道工序,即预先要配制好一种以石灰、臭火碱、硫酸等混合配制的药剂,然后以特制工具刮皮。制成后,牛皮透亮,呈乳白色,皮板子薄厚匀称,硬且韧。然后用灰皮刻制的皮影即使卷成卷,展开后也会平展如初。因为工艺主要采用了石灰等配方,所以得名为“灰皮”。

    这是从制作材料上说,但精华其实在其设计与刻工上,非常细致精到乃至于繁复。譬如胡须、老人的白发和水浪波纹图案,排列齐整,细如毛发,刀路流畅多变,图案雅致,纹饰高古,色调淡雅,令人叹为观止。其设计摆脱匠气,具有文人画的神韵,耐看而具魅力,代表了关中皮影艺术的最高成就。

    王天德是醴泉弦板腔皮影艺人,1950年代曾进京为志愿军演出过皮影,受过毛主席接见,其技艺最精也最为有名。弦板腔皮影为西路,主唱和签手是一人兼任,也是班首,王天德就是这样的高手。王天德班社常去富平皮影雕刻艺人春奇(阎玉奇)的皮影作坊订制皮影,添置箱子。一次,在春奇制作室,王天德发现地上丢弃了一个刻工精细的皮影头,当即捡起,爱不释手。春奇说这个皮影头的一条线刻断了,不能再用。王天德说能否卖给他,不料春奇将这个皮影头用力搓拧,弃之于地,用脚踩坏,说像这样的皮影,我是不会留在世上遭人唾骂的!可见老被艺人艺德如此。

    后来,王天德用过的一个灰皮的头,辗转到郑叔手中。

    灰皮皮影的确精致,初见就是一震。

    从这一件上就可以看出灰皮主要的几个特点:翻鼻头、两弯眉,皮影的黄亮依稀可见。这个应是清代无疑了,而且也可能就是安吴寡妇戏箱流出来的。

    我问是谁做的?他说就是醴泉境内北屯做的,其余也就不详了。

    北屯是醴泉的最东面镇,泾河从北山谷口冲出来,南北向流动,西岸北屯,东岸就是泾阳县了,小时候常从家里沿公路走到北屯,过一座桥,到泾阳的王桥镇。北屯的皮货明清时期很有名,是著名的陕西商帮一支,因为和泾阳隔水相望,所以他们和泾阳商一起开辟商路的。以经营皮货闻名。所以,他们做皮影很自然就是其中一部分了,当然经济实力强,他们聚拢来一批文人参与民间皮影的创制,这样就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工艺——灰皮。据说很薄,等一照,黄亮黄亮的,透明感强,神的人们喜爱。他们在造型、色彩上也下了些功夫,从而提高了皮影的审美。譬如融汇东、西两路长处,既舒展又精致,纤巧到了繁琐的程度,色彩没有民间的浓烈而是淡雅,也有人说,这些灰皮皮影仅是观赏,不用来演出,因为有些部分太为精巧,演出时很容易损坏,等等。

    北屯对岸,泾阳“安吴寡妇”、王桥“一撮毛”等府宅都有专门的皮影作坊制作灰皮影,雇用的艺人从小就进入作坊当学徒,直到须发尽白才准告老还家。据皮影表演艺人们讲,这些皮影作坊还精工制作了大量的专用剧目皮影,影人的头和身子连为一体,演唱时专人专用,不用调换。据说,清皇宫还专门在这些有名的皮影作坊订制了不少剧目的专用戏箱。

    灰皮影见到的人不多,也多说不出子丑寅卯来。

    只是这个经过石灰一道工序时,温度最难把握,经常不是高了遭烧就是低了和别的无异,所以出来的作品非常稀少。只有像安吴寡妇那样的大财东才肯花钱不断尝试,且能花大价钱请到高手来设计制作,与其说失传,不如说是工艺难度太高,一般人掌握不少,后来渐渐的就没有了。

    灰皮很珍贵,也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我有很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灰皮皮影初识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tl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