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窗外北风呜咽,一种天寒地冻的感觉。
泡上红茶,准备好插手式热水袋后,我开始听康震教授讲《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07943/729cf1a056771cd9.jpg)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
说起欧阳修,我们会想到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从政的经历十分坎坷。24岁考中进士,曾经参与了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先后担任过中央职务和地方要员。
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两人是忘年交。
在著名的《与高司谏书》中,30岁的欧阳修为了给范仲淹打抱不平,对高若讷的质疑与抨击,如山呼海啸,打得对手毫无招架之功。但后果很严重,欧阳修因越职言事被贬湖北宜昌。
经过4年贬谪生活,34岁的欧阳修重获新生,继续回汴京担任谏官。
朝廷上,革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很激烈。
第一回“文斗”革新派胜出,第二回“阴斗”保守派大获全胜。
改革运动要取得成功,自身不能出一点问题,对反对力量也要有充分的防御力。如果防御力不足,对方的每一招都是致命的。
第三回是“阳斗”,就是我公开找你的茬。把你们的人吓得不敢在朝廷待了,我再把我们的人安插进来。
坏人治好人的办法,还有“流氓斗”,就是说你的生活作风有问题。
40岁的欧阳修,因为一场不明不白的通奸案,被贬滁州。
欧阳修的被贬滁州是“庆历新政”政治改革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
身处逆境的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成就了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凝聚着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人格理想。
他把自己称做“翁”,就因为经历了太多曲折和坎坷。40岁的欧阳修,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慨。
被贬滁州的欧阳修雷厉风行,推行宽与简的为政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
一个醉翁亭,一个醒心亭,让曾巩看到了欧阳修的人格核心,就是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他的醉是表面的,醒是实质的,他清醒是因为他永远有一颗关心时事、关心百姓的心,这是非常难得的人格。
51岁的欧阳修,受命担任礼部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以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为主题,平实自然的文风为评判标准,选拔国之栋梁。
21岁的苏轼主张仁政,具体做法: “能奖不奖的时候要奖,能罚不罚的时候不罚”。
欧阳修不遗余力地赏识苏轼,除了两人在信仰和思想上相投,文章的风格和文学的主张也很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