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摘
重口味心理学书摘2

重口味心理学书摘2

作者: 吴柳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07:58 被阅读0次

       开头字母是大写的D,那正好我们就选蒂塔·万提斯(Dita Von Teese),她名字首写字母也是D,同时她还是一位著名的脱衣舞娘,这下多少就跟人妖联系上了。

       一个下午,我举办了一场面向青少年的演讲,效果奇差无比。一个叫“搞笑二人组”的喜剧团队过来问我是否想知道失败的主要原因。我同意了,因为我想在公众演讲方面精益求精。他们告诉我,主要原因是室内灯光太亮了。青少年害怕自己在不恰当的时间大笑,这会让他们感到局促。所以如果房间太亮,他们就笑不出来。(成年人亦同理,这就是为什么喜剧俱乐部的灯光总是昏暗无比。)

        敌人需要的是距离。朋友需要的是信息。支持者需要的是接纳。在一段时间内做反复出现的梦,实际上是一种创伤应激的体现。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重复性强迫冲动”。重复性强迫冲动,似乎很难用意志来控制,抗拒改变的力量也很强烈,也就是说,你想不做这个梦都做不到。

        而真实的社交恐惧症,会严重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存。就像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说的:“我觉得自己是苟活于世,凡事都惧怕,凡事都失败,我为要逃避一切我本来幻想能好好享受的社交情境而感到心力交瘁。一次相遇、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让我焦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害怕;而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又觉得绝望。社交恐惧症已把我逼到了绝路的边缘,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这便是社交恐惧症。

       集体潜意识,又称为集体无意识,是心理学家荣格发明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术语。是指人类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将集体经验沉淀下来,存储于人类精神的最底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但是我们一生也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且只有通过遗传才能获得。   

       三位一体负面认知,分别指的是抑郁症患者对世界、对自身、对未来的消极看法。

       我们先来说对抑郁症患者对“世界”的看法——不管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抑郁症患者通通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解释为挫败和被蔑视,被别人瞧不起。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负担、坎坷和伤痛。抑郁症患者的抗挫败能力几乎为零。面对遇到的任何障碍,抑郁者都会非常敏感。一点阻碍就被视作无法逾越的天堑,被解释成完完全全的失败。

       对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杀并不是对亲人的伤害,而是一种成全和解脱!

       大脑皮层,控制“思考”,智商测试针对的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也是验尸时能看到的部分。

       边缘系统,包括控制情绪的杏仁核,此部分掌管“感受”和“情绪”。

       最早想聊操纵术这个话题,是因为看了一部美剧《血族》。剧中有一种传染病会让人变成血族,这种传染病靠虫子传播,如果虫子进入你的体内并且繁殖,你就没救了。而这些传播传染病的虫子,则来自一位邪恶的大boss——血祖,就是血族的祖宗。

       第一种操纵手段,可以被称为“勺子杀人狂”。《勺子杀人狂》来自一部电影的名字。这部电影讲的是:有一位法医学家,某天晚上他走在大街上,突然被人从身后敲了一下后脑勺,他转过身准备发火,看见一个身穿黑色风衣,脸色煞白,画着奇怪熊猫眼,手拿一个大勺子的怪人,这个人就是勺子杀人狂。在这之后,那个怪人就一直用勺子追打着这位法医学家,无论他在哪儿,不论在干什么,勺子杀人狂始终如影随形,在他身边用勺子慢慢地折磨他——一下接一下,不停地敲打他。最奇怪的是除了法医学家之外,其他人都看不见这个怪人。一次袭击中,法医学家无意间看到怪人左手有一个印记,于是他凭借记忆画下印记,来到日本询问印记的由来。一个相貌恐怖的驱魔老婆婆称,印记为日文,意为“勺子”。该印记源于一种诅咒,中了该诅咒后就会受到每天20000次的勺子敲击,直到死亡为止。法医学家虽然不信命拼命反抗,但最终还是被日复一日的勺子敲击而死。“勺子杀人狂”指的是操纵者对被操纵者进行持续打击!或者叫持续贬低,持续精神打压,让被操纵者觉得自己不行,一点一点瓦解他的内心,从而达到操纵的目的。

       双重困境,也可称为双重束缚,是指一种交流中的情感困境,其中的个体接收到两种或更多冲突的信息,信息之间互为悖论。这是一种无法获胜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体无法解决,或者逃出。

       已故的诗人张枣,曾经有一句诗,特别动听——“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你以为你可以两手空空而来,然后什么也不用干,便可以轻松地过完一生?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你的。

       你年少时曾梦想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做出多么了不起的事,但现在发现,自己其实也不过如此。你可能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只能帮助你从一个小茄子长成一个大茄子,却始终变不成一个西瓜,无法达到质变。按我们的说法是,受到了阶级的桎梏。处在人生这个阶段,不进就是退,即使你还中规中矩地维持着生活,其实也相当于在退步,因为你的躯体在一天天变老,相应地,它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也会如期而至。如果这时你没有及时获得繁殖感,你就没有东西去与这些力量抗衡。

       现在说回来,为什么人无法达到内心永远的宁静?为什么总会焦虑?释迦牟尼早在“四圣谛”中的第一谛中就开示我们了。这第一圣谛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叫:众生皆苦!身心的痛苦是苦,求而不得是苦,与讨厌的人在一起是苦,与所爱的人分离是苦。其实,这“苦”字还有更深层次的一层含义,指的是:无休无止的欲望!正是因为人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才有无边无际的痛苦,人永远无法满足,也就永远无法达到内心的宁静。

相关文章

  • 重口味心理学书摘2

    开头字母是大写的D,那正好我们就选蒂塔·万提斯(Dita Von Teese),她名字首写字母也是D,同时她...

  • 《重口味心理学》书摘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替换定律 故事: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京城一家客栈。考试的前几天,他每天晚上都做梦,最近三天里...

  • 重口味心理学书摘1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比利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他是一名身高约183厘米,体重约170斤的男性,被捕时26岁。故事还要...

  • 谔谔

    重口味心理学,微动作心理学,比较有趣

  • 《重口味心理学2》摘录

    “回首过去,如果我没有经历那些,想来也许我会错过所有的一切——这些成长和领悟。 我喜欢将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视作礼物,...

  • 面具背后的真实面孔

    以前自学心理学,上面提到通过一些微表情,动作等一系列来对人物进行分析,后来又学习重口味心理学,所谓的重口味心理学...

  • 快速读完《重口味心理学2》

    重口味心理学 ——姚尧 这篇文章是《重口味心理学》的摘抄,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一些心理学的小知识。各...

  • 重口味表达式:这本心理学书写出了段子的幽默感《重口味心理学》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重口味心理学》姚尧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重口味心理学》的读后感:如段子般幽默的心理学书...

  • 重口味心理学

    有一本书叫《怎样证明你不是神经病》,我跟朋友开玩笑:这样的名字谁会看,谁看谁是神经病,不用证明。几个月后,闲来无事...

  • 重口味心理学

    花了一周时间把《重口味心理学》读完,这里做个读书笔记。 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想起《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也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口味心理学书摘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wqoctx.html